王冬冬,中原焦点团队讲师、心理咨询师,持续记录1126天(2021.1.9)晴
农历十一月二十六,庚子鼠年己丑月丁巳日,小寒一候雁北乡第5天。三九第2天。
读打卡第916天:《影响力》
朗诵记录第917天:诵读第132周第6天,《黄帝内经》《频湖脉学》
听了李一帆导演的演讲,找了《我爱杀马特》这部纪录片的部分视频,也让我对自己浅薄和傲慢的无知深感惭愧。
这群90后、95后,十三四岁就走进工厂的孩子们,通过夸张的发型、服饰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和对陌生社会的恐惧。
杀马特还有个特殊的背景——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是打工二代的孩子。离开学校南下打工的年龄大概都在十三四岁左右。年幼、单纯、缺少父母关注、渴望沟通但又不会沟通。大多数都属于宅男宅女,每天工作到十点后才能下班,每月只有一两天的休息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陌生的环境,较低的收入让他们有很低的消费欲望,每个月发完工资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做头发,除此之外其他消费极少。
这样的群体我之前是很讨厌甚至鄙视,听完里面孩子们的叙述和一帆导演的演讲,才觉得这个特殊群体其实是特别需要理解的人群。被世俗社会的边缘化才是最让人担忧的。因为彼此不理解更不想去了解,他们不了解社会,我们不理解他们,陌生和鄙视让他们和社会越来越脱节,最后他们就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财富上的差距也许还不是最可怕的,思想和认知的差距才是社会分裂最可怕的开始。由此可知我们党现在做的脱贫工作是多么有里程碑意义。让贫困地区的人们从走出贫困开始,让财富和思想进入,让更多的孩子减少成为留守儿童的几率,让乡村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
杀马特,将来也许仅仅是社会进步历程中的一个小小的历程。再遇到这样的人群,我的目光会柔和一些,多一些理解和接纳,用新的视角去欣赏他们生命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