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龚华超
编者按:10月28日,我有幸与扎克伯格在北京见面。交谈产品,聆听智慧。
创业是一种思维方式。
扎克伯格走进来,坐在我身边。若无如雷的欢呼,那灰色运动衫和耐克鞋打扮的他,一定是一位卷发的年轻清华留学生。坐拥资产三千亿,富可敌国,创业十三载,艰苦奋斗,却不带哪怕一丝油腻,看不出疲惫或皱纹。
正是创业的思维方式,塑造了气质,消除了皱纹,财富在30岁前超过了李嘉诚。
刚创业,很多人就天天觉得苦,白了发,却也没有太大成就。刚融一轮,不少人就昂首阔步,好像入账的不是投资是利润,忘乎所以,花钱不知分寸。有人听说创业一词,就立刻拍脑袋想,到底做共享,ARVR,新零售,机器人还是人工智障,于是决定上网搜个BP模板。
以上三者,不是创业思维。
扎克伯格说,初创facebook,大公司只觉得他做的网站是给学生用的,不以为意。有人说社交平台根本不会盈利,不屑一顾。全公司上下都接受收购,希望一次性套现,他反对,结果重要员工全部走光,孤立无援。更不用说从哈佛辍学,与好事者打官司种种。这几乎就是一个学生创业经历苦难的大套餐。
如果一个学生希望解决一个问题,做了一个产品,因为自己的特长和热爱,不分昼夜精益求精,把产品打磨得特别完美。如果一个创业者抱着一个宏大的愿景,经历一次又一次选择,朴实天真,以格局博结局。那么他一定有一个指南针,这个指南针就是他的创业思维。
创业之初如在陌生密林中借着月光行军。与其有一张地图,不如手握指南针。
产品、战略、流量变现,都是为指南针服务。扎克伯格选择在极为年轻时,就将大部分财富捐出,所捐金额相当于几百个王健林。慈善基金投入到“个性化教育,医疗,连接人与人,建设强大的社区”之中。以朝着有利于社会,而不是迅速赚钱发财的动机去创业,遵循内心的正念,可能老人也会重新焕发青春吧。热爱、兴奋、坚持、成就感,不断循环,短期巨额收入的诱惑再也不是障碍,也不会人云亦云的创业。
握着“指南针”,而不是试图“看地图”来创业,是我在扎克伯格身上得到的启发。
我们或者一手握着书本,或者刚刚踏出校门,在“创业很苦很累”“创业赚快钱”“创业抓热点”的噪音中,十分容易迷失方向。我在清华创业时,并没有看到类似于“热门创业方向”之类的地图,而总能看到这些最优秀的创业前辈带来的方向指引。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拉酷创立之初,我就希望以影响世界的中国原创产品去改变世界对中国人就是只会山寨的偏见。感谢清华给我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将以这次见面的启发不断自勉。我和拉酷人将不忘初心,以内心的指南针,不懈努力,走向一次又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