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热,让各种共享关键词,共享公司如雨后春笋板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比如共享雨伞、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等等。
整个社会到充溢着共享的气息,全民沉浸在共享的狂欢,乐此不彼,前仆后继。
共享经济是怎么产生的?起初是我们都有拥有一些闲余物品,不是经常使用,价值剩余的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信息散发出去。供给方将自己的所有权转移给需求方,使其拥有临时使用权,各取所需。两者在同一平台的相遇,使存量变成增量,避免资源浪费,实现其最大限度使用。
共享经济的定义就是原有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资源闲余浪费的目的。然后相比我们国内的共享公司,打着共享经济的幌子,自己创造产品,并自持物业管理,提供给消费者一个使用的平台。
以共享单车为例,现在共享单车行业内竞争激烈惨痛,乱象丛生。我们非常的熟悉的ofo、摩拜、哈罗单车、小蓝单车等等。每天我们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人流比较大的地方时,各种颜色、密密麻麻、遍地开花。比如在地铁口,共享单车的随意摆放堆积,拥堵现象不亚于人的拥堵。
一个物种的产生是各种生态要素的的汇集,变异,试错,然后通过时间的不断筛选,最终能够适应环境的存活下来。这就是大自然的物竞天择的规律,这是自然万物必须遵守的规律。
共享单车也是如此,由于拜资本的能力,才是其快速繁荣起来。从商业上看,每一辆共享单车就是一个流动的储蓄户,一个流动银行。平均一辆车就可以吸收8个人的押金,短短时间,一个共享单车公司账上可能就会达到几个亿的资金,这是多么迅速的资产扩张。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的资源进驻到共享单车行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伴随而来的就是粗放式的投放,伴随的也是供大于求,资源的浪费。
共享单车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随时而来的是共享单车的随意乱停,随意摆放,随意破坏。我们开车路过乡间,垃圾场时,各种报废的共享单车堆积成山,杂乱不堪。据说北京投放70万辆单车,扔掉报废的单车可以造一辆航空母舰。然而共享单车不能回收、不能降解、不能消耗,引发的是极度严重的资源浪费与污染问题。
关于共享单车造成问题报道出来,一夜之间,共享单车成为了众矢之至,成了全民口诛笔伐的对象,产业神话变成笑话,背后一定会有逻辑。
共享单车兴起的时候,为了资本扩张,尽快抢占市场份额,不断的粗放式投放。被资本利益冲昏了头脑,然而没有考虑将后出现的问题。比如,单车的乱停乱摆、偷车、损坏车辆,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不择手段将对手的单车进行恶意损坏等问题,使其不断加大投入成本进行整治以及维护,造成运营的困难,然而这些对于一个公司影响都是致命的。共享单车圈内开始出现了经营不善、资金匮乏引起的倒闭,萧条期,出现相对理性的繁荣。
从而我们引发了一个思考:一个行业从混乱到有序,要经历多久的时间?
我之前从事的是测绘仪器行业,从一开始的一家独大,到后来的四足鼎立,中间各个公司经历了非常恶性的内部竞争,层出不穷的价格战,最后存活下来的都基本上都具有自身的实力,行业也进入相对有序的发展。
我听到一位买酒的朋友也分享了他们的营销方式:一般酒类品牌为了进驻一个城市,会雇佣一批人去饭馆里面点餐,要点饮料的时候,问有没有XXX酒,老板说没有,那么他们就说算了,再换下一家。长此以往,以此来增加餐馆老板
对该类品牌酒的印象,到达迅速占领市场份额的目的。
如此暴力与非暴力的手段,正常与非正常的市场手段,在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此类营销方式层出不穷。团购大战、综艺大战、房产大战、外卖大战... ...
共享经济只是这个时代的经济产物,在快速发展迭代的社会,还会有更多的经济模式出现。我希望我们政府能在新兴行业出现时,即使制定制度,规范行业的发展。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当我在享受共享经济或者这个社会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的时候,我们抑制住我们的内心的恶,彰显我们的教养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