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孩子围棋比赛晋级,我在等候区遇到俩个家长,加上我,三个妈妈的孩子都是在同一个校区学习围棋。和这俩个妈妈只能算是脸熟,谈不上什么交情。由于我总是喜欢在陌生环境中发发呆或者看看书,也很难加入她俩的交谈中去。
使我有所思考的是,当其中一个孩子走出考场之后,这个孩子妈妈的反应。孩子是哭着走出来的,我们都关心地问,是否晋级了。得知孩子顺利晋级我们都替他高兴,可是这个孩子的妈妈全程没一点笑脸,拿着比赛积分条看,说这次比赛是怎么回事呢,怎么你连输了俩局,那这个我需要去问问老师,到底是怎么个回事。
我听出她语气中有对赛事安排不满的意思,这是我第一个惊讶之处。随即,她象征性安慰孩子不要哭了,说:这个比赛结果还不错的。然后和我们说,我家孩子正常发挥不会是今天这个水平,转身却去责备孩子,‘’要你比赛之前别练棋,你偏要练习,看吧,把脑壳练晕了。。‘’
当时的我并不觉得这妈妈的话,有多不妥。可是现在细细想起,还是有些震撼。
与此相反的是,另一组家庭,爸爸妈妈都来考场了,他们的孩子走出来后,笑嘻嘻的。我们都要说恭喜了,孩子告诉妈妈比赛失败了,下午需要复赛。他的爸爸妈妈哈哈哈哈哈大笑,尤其是那个爸爸还说,‘’行,不错啊,还赢了一盘。还有三个小时才复赛,先带你出去玩玩。‘’
有对比 才有反思。我现在想想,对于育儿我们都知道:要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要尊重孩子,在鼓励和激励之间找到平衡,可是一旦自己去做,真的就是常有差距,甚至和自己的初心背道而驰。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我却想说,这个距离有的人很短,有的人很长。而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知道之后努力去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