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没有任何平时小长假的气氛和赶脚。不需要做外出计划,不需要探亲访友,只觉得是这次悠长假期的延续罢了。近两个月的限行,人们逐渐习惯了居家隔离,习惯了保持社交距离。各类餐饮娱乐门店的生意还是比较萧条,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推迟或者取消聚会,在家中钻研厨艺。楼下那家”私房肘子菜“的小饭馆的老板总是一筹莫展(由于是朵儿同班同学家开的,所以格外关注一些)。
饮食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总是非同寻常,已不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我们可以每天花费更多的心思和时间在制作一餐上面。这两天给家人做了老北京杂酱面和浓汤番茄面,收到了朵同学的好评,我也干劲十足。作为北方人,包子馒头是必不可少的,我家这些东西基本都不会买来吃,所以我家的面粉比大米消耗得更快一些。昨天去超市,发现还是有一些人由于担心涨价或短缺在囤积,虽然超市的此类货源显得十分充足。
过年期间,中国人都被要求居家隔离。习惯了把酒言欢的男士们居然想的出通过微信平台建一个在线的酒局,而楼上的188同志居然在这种在线酒局上成功将自己灌醉在家。188的媳妇168表示,他是憋坏了。前两天听同办公室的同事讲,晚上的嘉峪关烤肉店里坐满了喝酒撸串的男人。看来这种社交距离限制的只是如我这种不喜交际的人吧!
科学家老何本来也是喜欢与那几位老朋友喝酒聚餐的,以前一切正常的时候基本每周都有一两次饭局,数杯酒毕,面红微醺。迫于目前的局势以及现阶段科研工作的压力,他无法抽身,倒觉得他的生活似乎单调的有些可怕。如周国平而言,“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偶尔有饭局,我也是能推则推,能躲就躲。硬着头皮去的,也多半是由于工作所需不得已,全程基本无话。
顺便说一下,我来简书,完全是由于受到一位在美国的老同学的影响。他是正宗的理工男,去了美国这些年,却越来越文艺。他时不时的写一些杂记散文诗歌之类的发于我们。科学家老何说他的文字透着些许路遥的风格。最近由于疫情的缘故,他们一家人也开始居家减少外出,用他的话说:”风水轮流转,我们现在过上了你们一个月前的生活。”于是有大把时间的他开始通过简书写居家日记,每日阅读他的日记也成了我的习惯。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天他发的日记只有截屏,说简书成了禁书?其实他并不是个热衷于政治的人,他的文字也只是在记录自己在疫情中的居家生活。所以我有些不大明白,为什么被禁止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