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有关陈虻的书。
我第一次知道陈虻,大概是在柴静的博客里。后来渐渐发现,这个名字在不同场合曾经被不同的人反复提起。所以很好奇,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在那么多有良知的中国媒体人的人生道路上留下这么深的印记。
开始读这本书才发现,除了像柴静崔永元白岩松这样的央视名嘴,还有包括现在还在做央视新闻制片人的一些媒体人,像陈晓卿这样拍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导演,甚至艺术片导演李玉,都曾经和他一起工作过,并且和他一起工作的经历都对他们之后的人生造成了很深远的影响。
现在为止从序言开始读到第五篇。先说说对前面这几篇的印象。
除了本书作者徐泓教授,白岩松和崔永元也各写了一篇序。从他们两人的文字里,都可以看出对那个陈虻时代的怀念和对现今时代的深深无力感。看Newsroom的时候会很轻易地被里面的新闻人使命感所打动,我原以为中国那些有良知的媒体人一直在泥沼中艰难前行,从未有过那样的时光,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有陈虻的时候,是有过这样的时光的。而经历过那个陈虻时代的人,除了对现状的无奈,也还没有甘心完全丢掉那种使命感。
在我的脑海中勾画出这样一个编辑室,有一个长发飘飘的男士,坐在剪辑器面前认真地看完一段片子,静默一小会儿,开始讲自己的看法,逻辑清晰,言语犀利,一针见血。周围里三圈外三圈的围着一群人,大多是和这个片子没关系的人,每人手里拿着本本子在记录。做这条片子的编导时而被犀利的评论说的面红发赤,但从不轻易打断,而是在内心迅速的思索着他说的这句话对不对,哪里可以为我所用让我知道可以从哪个新的思路来改片子。
这是全世界最好的批评,让人思考,让人成长。他从不针对人,只是针对事。他从不看中一个人的资历,只看重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新闻精神。
我特别赞同陈虻先生对逻辑的一个观点,人要学会问问题,尤其要问到点子上。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你在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听懂了你在说什么的时候,从他针对你的谈话问出的问题最能看得出来。
他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那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年代。片子能不能播,要考虑到政治风险,也要考虑到商业因素。但他是一个有勇气并且有能力,可以在这两者的夹缝里努力让真正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片子播出来的制片人和领导。人们可能会说,是当时更宽松的新闻环境造就了陈虻们,但又何尝不是陈虻们的存在才推动了那时的新闻环境呢?
所以我想,也许是这样的,不光是在媒体界,在我们生活中做每一件有外部制约的事情也许都需要往边界的一点点试图推动,才能做到更好。
----------2015.05.11 ------------------
陈虻先生有很多观点,在媒体业和万千世界都可成为定理。
其中之一,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相,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真相。
其中之二,做任何一件阻碍重重的事,学会顺势而为,不一定你最初想要得到的才是最好的,顺着能到达的河流,每一个河道都有不同的新鲜的故事可以挖掘,都有不同的道路可以走通,一定会有新的世界展现在你的眼前。
----------2015.05.13-------------------
陈虻语录之:细节的细节就不再是细节本身。(十)
对某一个事情的局部不断地深挖,开掘,深入,追问,结果会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东西,反过来会折射出整个事情的全貌。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讲的是《上海的善与恶》中的一个场景,一个老人交一个孩子京剧亮相的动作,重复了八遍。从第一遍看到第八遍,观众的感触是完全不同的。每一遍的细节都会给观众造成新的冲击和带来新的想法。
陈虻语录之:长期用统一的坐标去进行判断,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个栏目的理念。(十一)
陈虻定义《生活空间》的坐标,一是人性,二是从社会发展、变迁的角度,寻找这个事件和行为与社会发展、变革的关系。在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是画了一个大圆圈,在这个大圆圈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可以讲出不同的故事,这是大圆圈里画出来的小圆圈。如何判断最后要讲述哪个小圆圈,就是定义坐标的问题。
他说:对一个东西的不坚决,看上去好像是一种偶然的失误,实际上是必然的。为什么必然,因为你对问题本身的认识不够深刻,你才会游移。比如说,两个人说好了上街去逛逛,看到哪里挤,可能就继续往前去另一个地方,过程中可能可以换好几个目的地。但如果两人说好了去看一个生病的朋友,就不可能随便改变目的地。
这段文字对生活的启示同样很明显。我们在生活中对每一件事情做出怎样的判断,启示取决于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目标不明确的时候,半路走偏太正常不过,一旦定下一个目标,只要踏踏实实朝着那个方向去走就好了。
陈虻语录之:在开拍之前决定关注方面,在拍摄中发现价值,在剪接时表达主题,在观众收看时产生结论。
其中第四句中有一点,就是电视参与感。“以往人们理解参与感,就像理解话语权,以为话语权就是要把我们的观点说出来。这样理解话语权是错误的。实际上,话语权是你要把更多的事实陈述出来......真正的电视参与感是观众在参与判断、参与思考、参与选择,不是仅仅打进电话来就叫参与感。如果省却了观众判断的过程,直接说出结果,你就剥夺了观众游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