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70后,有时候想想,觉得自己小时候挺苦的。
爸爸当时是民师还没转正,妈妈种地。姊妹四个,我是老小。记忆中除了过年,几乎没穿过新衣服,也几乎没吃过什么零食。
那时,真羡慕人家的书包,尤其是跟我一样的女孩,人家都是挎的花花绿绿的花布书包,有的还边上还绣一圈花边。而我的呢?是哥哥姐姐挎过的军绿公文包,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有这种军绿公文包,难道是在邮局上班的五叔给的?反正记忆里我们姊妹四个谁也没用过针线缝的布书包。
那时,好羡慕人家的花雨伞。记忆里,一二年级时自己的雨具是用编织袋折叠而成的。后来,个子高了,得以有资格用家里的绿色大雨衣,哎!又胖又大,好丑啊,但不穿又不行……
那时,也眼馋人家的鸭绒袄。尽管现在知道那只是丝绵袄,但那大红的,酱红的颜色,一面穿、两面穿的款式,真是羡煞我也……跟我经常一起玩的杨春丽、王艳华人家都有了。杨春丽的是两面穿的,一面红色,一面蓝色,厚墩墩的;王艳华的薄,一面穿,但是颜色比杨春丽的好看,是那种红里泛黄的颜色,对了,就像熟透的柿子颜色。我不止一次地比较她俩的衣服,不止一次地想着假如自己买会要怎样的颜色、怎样的款式……但直到小学毕业,我也没穿上这种鸭绒袄,不但我没穿上,大姐二姐那时好像也没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