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常呆的是地方就是外婆家,因此那个一高最老的小区院里的爷爷奶奶都知道我,我的孩童时期曾有这些老人家们的亲眼见证,寒来暑往中,一年又一年,我渐渐长大了,不再是小时候那么热闹喜人了,变得文静有礼貌,变得成熟稳重,可听他们说,我那时候活泼开朗,喜欢唱歌跳舞,讲故事给他们听,经常能给他们带来欢声笑语……
每每听到这些关于我的言论,我都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一样,恍如隔世,其实我对自己还没有上幼儿园的那几年印象几乎为空白,唯一记得我是外婆家的常驻人员。那时候是5岁才上的幼儿园,没有像现在的孩子很小都被送到幼儿园了。我真有些惊异于小时候的自己竟然是那样的多才多艺,充满灵气,惹人可爱。
为什么后来我身上最初有的东西都丢失了,为什么我好像偏内向了,想来可能是岁月给人带来了必不可少的成长,也带走了一些东西,永远消逝的东西吧,又或许有些天赋被压抑在心底深处不为人知,期待未来某一天突然被激发出来,绽放光彩。
还记得上学时候,每次过周末,我都有一个必去的地方,那就是留下我孩童时期生活足迹的宠爱之家,外公外婆对我很好,超级好的那种,因为我妈妈是老大,我又是我们家的老大,也就是说我的到来让他们初次尝到了做爷爷奶奶的滋味,尽管是外孙女,那又何妨。
小时候外公外婆对我宠爱有加,长大后我理应对他们倍加关爱。这是最起码的孝顺,也是最基本的责任。因此一有时间就会去外婆家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行程。这种习惯也一直延续到我工作后,他们还是如以前一样,我去了,问我想吃什么,给我做好吃的,关心着我的工作,我的生活。在他们眼中,无论我长多大,走多远,都是那个他们心里的小外孙女。
这两年,我明显感觉到了外公的衰老感强势袭来,满头的白发和深深的皱纹暂且不说,昏花的视力和迟缓的行动也先不谈罢,单是同一个问题会问好多遍,重复的我知道那是道不尽的关心,但是也给我带来了很多伤感,记忆力下退严重,糊糊涂涂,不停地在家里转悠,有时候总是在找东西,放在哪一会儿就给忘得一干二净了,吃过了饭说没吃过,问吃的啥,明明是A,说出来却是B,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外公真的就这样渐渐老着……
外公是个退休的老教师,也曾是一高的会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平日里在家也喜欢舞文弄墨,写诗作画,读书看报,每到快春节的时候,他都会送给我们一幅年画。他是家里面我最为欣赏的长辈,有才情,有诗意理想,也是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明白了很多道理。可后来怎么了呢?外公老了。他在我心中形象依旧高大,却在我眼前变得瘦小,变得像个小孩子了。
当然他也是个自尊心很强的老爷子,不服老,不愿意听到别人说他年纪大了,老糊涂了,所以我们做晚辈的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听着,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回答着,因为后来的后来,我渐渐地懂得老人的心,之前我真的偶尔也会有不耐烦的时候,不想回答的时候,但是想想谁没有老的时候呢,年轻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多一点耐心吗,多一份理解吗。
其实,我倒认为,他是糊涂着也清醒着,糊涂的是重复的,真切的,热忱的话语,清醒的是一颗关心晚辈的,深厚的,未变的心。老人心,不能伤。
很多时候,老人们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电话里三言两语的关心,不是遥远的问候,而是坐下来一起吃顿热腾腾的饺子,而是一个午后你坐在他的对面,听听他们的聊天,说说你的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抽出时间来陪伴着他们就是孝顺他们最好的方式。
今天我又一次去外婆家,一起吃顿爸爸买好的午饭,看会儿电视,聊聊天,下午我说要走了,舅爷非要送我,我说不用了,看他执意要去,就从了他,我们走在小区狭长的过道上,一抬头看到那面墙上盛开着凌霄花,我兀自道着舒婷的诗歌“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外公说原来这就是凌霄花呀,哪个凌哪个霄我们谈论着比划着,也相伴向前走着。
外公家院里的老人们搬着凳子坐成一排,看到我路过,传来暖人的问候,他们目送着我离开的样子,让我仿佛看到了若干年前他们眼中儿时的自己,也恍惚看到了若干年后自己老去的模样……有时候传来这个院里的哪位老人不在了,哪位老人得了什么难治的病,这样的消息总是让人唏嘘不已,徒发感慨。生命漫长又短暂,你我生而平凡,能够好好活着是多么大的勇敢。
爱您们的外孙女唯愿外公外婆身体健康,在平静的晚年生活中,在平凡的日子里,能吃得了自己想吃的,能说着自己想说的话,能看得院落里的风景,能听得儿孙们的好消息,能获得从容悠闲的心境,能过得自在愉悦,能享得天伦之乐,能幸福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