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打算近日在读的书,将自己每段时间读的一部分以笔记的形式分享出来,在监督自己,加深印象的同时,也方便后期文章的写作。
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一、书籍介绍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由史蒂芬·柯维,著名的企业管理家所著的一本指导人生的经典之作。首次出版于1989年,在之后的30年里不断再版,曾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7年之久,在全球70个国家,以28种语言发行,总销量超过了l亿册。
这本书在美国成年人中极具影响力,号称是“美国公司员工人手一册的书,美国政府机关公务员人手一册的书,美国官兵人手一册的书。”毫不夸张地说,它几乎成了美国企业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一本“圣经”。
甚至当俄文版《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在莫斯科上市时,连总统普京也向俄罗斯公民大力推荐阅读这本书。
全书从自我探索到详细的七个习惯介绍共有十一章。
作者从为什么七个习惯如此重要,到七个习惯是什么,再到七个习惯如何养成运用。都给出了详细的解释,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二、前言
在《前言》中,作者就说明了七个习惯的重要性:因为世界是在变动的,但是作为对过往经验总结概括的原则规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些在我们人生中极其重要的原则则以7个习惯的形式呈现。
它们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己知彼,综合综效,不断更新。
对于应该如何使用这本书,史蒂芬去·柯维这样说道:
“我希望在你改进自我的成长过程中,本书能时时与你为伴。”“我建议你改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
首先,你不仅仅要理解输入作者所写的内容,更要能够及时以文字、语音的形式复述出来,达到对文章的记忆反馈效果。
其次,这本书应该时刻陪伴你,如果你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本书也能及时给你提供解决的方法和意见。
三、《第一章:重新探索自己》
1
只有看见自己的疮疤,才有刮骨疗毒的勇气。
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你又改什么,如何改呢?
因此,史蒂芬·柯维让我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探索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受家庭、教育、社会文化中的不良因素影响,形成了许多僵化的思维定势。
而“我们的态度与行为皆源自这种假定。”假定是错误的话,那么因之衍生出来的思想与行为自然也是不恰当且错误的。
史蒂芬·柯维将错误的假定,即思维定势比作我们主观上拿着错误的地图,却妄图达到正确的目的地。
这样的思维听起来当然是荒谬的,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无意识地陷入这样或那样的思维陷阱:从开头直接跳跃到结论;非此即彼,盲目排外;受害者思维;巨婴心理……
只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盲区,才能够在每次即将习惯性地踏入陷阱的时候,警醒自己,避免重蹈覆辙,争取用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解现象,解决问题,还原世界的本来面目。
史蒂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曾在地铁上遇到了吵闹的孩子,但是在一旁的父亲却不管不顾。史蒂芬很生气,最后忍无可忍地向那位父亲说道:“先生,你的孩子太闹了,可否请你管管他们。”
之后那位父亲说的话彻底改变了史蒂芬的看法,那位父亲说道:“我想我是该管管他们了,他们的母亲一小时前刚刚过世。”
“妻子过世”这样的理由使这位父亲的行为合理化了,并且使史蒂芬心生体谅和怜悯之情。
那么史蒂芬之前为什么会生气呢?
我想,在他生气的时候,他想到的是一位负责任的父亲,应该教会孩子遵守不在公共空间大声喧闹的规则,但是他没有,他没有管教孩子,而是任由孩子“破坏了整个气氛。”
这种遭受到破坏,受到伤害的感觉,我猜是史蒂芬发怒的原因。
但是他同时也忽视了父亲这样做的原因,只是将“不负责任”这样的标签贴在了父亲的身上,因此在他了解到实情之后,他才会自责和愧疚。
将自己的成见放到一边,从对方角度出发,理解背后的原因,也就能少很多很多冲突和矛盾。
2
在文中,史蒂芬·柯维着重提出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着重于个人外在魅力的塑造,术和技巧的提升,(比如怎样取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功,怎样树立社会形象);忽略了个人最重要的原则的养成,从而美德能够自然地流露出来。只着重于术的结果是,最终呈现出的是只有奇技淫巧,内外不一的局面。
比较难理解的话,那么我们来通过“说话”这个例子来理解一下。
在社会上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与人交往,那么如何说好话,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很重要的一点。
如果是为了以别人那边获取不正当利益为最终导向,从而练习说话好听,着重于话术,按照史蒂芬的逻辑,这样的行为是内外不一的:表面上的美好掩盖了内心真实的的丑恶,贪婪。
就像是遭人唾弃已久的pua话术,聊天中的温暖关怀不是为了关怀女生,展开一段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而是物化女性,将女生看成了试验对象,甚至是恋爱游戏,约炮对象等等,是单纯自私的攫取。
说话的内外如一是出自内心的友善,在照顾别人感受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强调原则的思维定式强调从问题的本质出发,而不是在表面上进行改变。
他们需要的是实质性的东西,需要过程,而不仅仅是“阿司匹林。”
比如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个人魅力论强调的是一定有更有效率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但可能问题不在效率,而是在事情的必要性,是要从备忘录里彻底清除掉这件事情,留有更多的时间空间,还是拼拼凑凑,将有限的时间变得更少呢?
这里是郁禾,这些便是《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前言和第一章的概要。自己写观点文还非常的不熟悉,表达也有一定的说教化,还请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