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高考语文难提分,阅读量最大,考试时间最长,但考试分数却总相对保持在一个恒定的层面上难以超越。有时不免想,高考语文到底考什么,要从那些方面做准备呢?笔者,根据对学生失分试卷的分析,总结了一些心得。
一,高考语文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考整张试卷15个选择题,共45分。大多题目是让找出不正确的一项。大家来想这一不正确的选项,有可能是哪里错了呢?与原文不符,说法片面或绝对,因果分析错误,时间地点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细想一下,是不是选项本身也许逻辑错误。因为选文都是各大报刊或名著经典,无论从观点还是论证过程都是经得起推敲的。若与原文不符那么,选项本身或许就不合逻辑。
举例为证,可以看以下试题及解析。
发现说法错误的选项大多同时逻辑不通。如“船小就载不动愁”“悲剧情感容不得悲哀”等。所以考生若能仔细斟酌其中逻辑或许就能有把握的识别错误选项,为考试加分。
二,高考语文考察学生表达的条理性。高考的书面表达题大多需考生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并针对性分析,且要求多侧面,多维度全面分析。或梳理文章思路,或筛选相关信息,或分析艺术手法,或分析重要内容的作用,或比较异同等等,问题虽千变万化,但都需审清要求,整理思路,条理清晰地表达。
举例说明,散文阅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题"文章多次写到灯,请分析其作用。(6分)这道题的答案是1.照应标题,紧扣标题里的灯影二字。2,灯是文中的一个重要形象,是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灯光写出了秦淮河的朦胧美,引起人们对秦淮河的神往。3,全文内容都围绕灯展开。先写船上灯,然后想象秦淮河极盛时期河桥上房子里的灯火,再写秦淮河夜里灯月交辉的景象。该答案从标题,内容和作用等侧面写灯,并清晰梳理了与灯相关的内容。条理清晰,分析透彻。
请参见学生答卷及得分情况。
第一个同学回答更具体更有条理,得分会更高。第二个同学思路更开阔些,多角度分析,得分会更高些。
养成全面多维度分析问题且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一点很重要。
三,高考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多寡。
比名句名篇默写,考察识记能力。作文也会看材料是否丰富充实。有的学生写文章,有充分的例证和恰当的引证,有的学生只写材料中的例子,且语言乏味。谁高谁低,一看便知。
总之,学生考试时要严谨审慎,目标明确,条理清晰且识记广博。
以上只是我从不同的侧面来分析考卷,或许有偏颇之处,但望抛砖引玉,对考生有一点启示就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