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要在喜怒哀乐里有存在感,不管是独坐清欢,还是人群里喧嚣,在那里我们触碰到了自己,人是因为体验到感受的高峰与低谷,才确认自己活着,且不是一具行尸走肉。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情绪,都是我们的剧本,我们担当的主角,扮演了导演。
每天早上都贪恋温暖的被窝,今晨却可以清醒的看到天边鱼肚白,成长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也是可喜的卓越的事,曾经我对“一致性表达”(内心感受与需求的真实表达)有着巨大的渴望,因为我发现了自己有多少话那么美却并不能顺利的表达,有多少事情想要去做却因为不敢说而错过,比如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有个愿景是我想要两个人走在冬天的海边,我想看那个背影与海天融合在一起,但是二十年过去了,我没有说过。当然追求感觉的行动很危险,因为感觉很难捉摸,感觉受到当下环境,个体经验以及个体反应模式多方的影响。
但感觉又是极为可靠的,是所有奇迹的开始,没有感觉的事情,与其麻木,不如不做,我站在讲台上,首先是感觉在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我有种直觉,我能驾驭全场,我能做到。这种感觉是多么无厘头,没有太多经验显示我能,但我就是感觉我能,往往,这种感觉让我的挑战变成了一个有意思的验证,世间所有事如若只是为了验证我是怎样成为自己的,有种踏实的快乐,难言的愉快。
感觉是不可控制的,喜怒哀乐来了去了任由他们横行,然而放弃对它的控制,反而有了最大的控制力。这种控制力,帮我克服了很多对自我的忧虑,对做好做不好的担心,对向人表达感情的尴尬,对人前讲话发言的局促不安。我只是天地一沙鸥,任凭感觉的风向,在飘荡。
追随感觉是否会堕入失去理性的泥潭?我不知道,只是越来越发现知识的可贵,认知提高的必要,开始走上真正的学习之路,认知被打破更新再建筑的过程,我的心灵堡垒才感觉更加的稳固。
追随着感觉,一切的自律开始自发的萌动,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我不知道我将要走向何方,但我知道感觉就是牵线木偶背后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