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泽水而居是人类生存的本能,水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人因水而生,城因水而兴。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关注人与水的关系。“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把城市和水的关系揭示了出来。城市常处在江河下游,它像是美丽的女性,又是经济、人文、思想的荟萃之地。水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水还是真善美的化身,是哲学的本喻,是道德载体,是智慧的展现……上善若水,故而以水为师,提升智慧和情操。
以水为师,明其滋养生命。人具有天然的亲水性,爱水近水是人本能的习性。水天生具有无限的魅力,滋养生命,吸引生命。人们总是依山傍水成立村落、建立城市,人们也不断向往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生活,植物因有水而生根发芽,城市因有水而繁荣发展。潺潺河流穿流城市,如蓝绿水,以其之声、以其之色、以其之形,孕育两岸生命。流水清澈、绿影婆娑、鱼虾畅游,能削去城市喧嚣纷扰,给城市带去自然气息,还人们内心片刻宁静。水带来生命,孕育生命,滋养生命。
以水为师,知其提升智慧。人在滚滚奔流的历史长河中踏着发展的步伐向前奔走。人们依水而生,曾经为了快速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破坏了孕育我们的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人们意识到自己犯下了错误,开始挽回、修复和保护。打造“山水城市”、“活力水城”、“建设城市水系”不断被人们提出,保护环境、治污活水的举措不断被执行,人们开始追求“人水共存”,人们从“征服自然”的错误想法中走出来,开始“敬畏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水能纠正人们的错误,让人们在摸索中找出正确的发展道路,提升人们智慧。
以水为师,晓其陶冶情操。“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无数文人骚客都蒋水作为其作品的意象,不论潺潺小溪还是滚滚江河,都满含着人类的情感,承载着人来精神的寄托。它承载着历史文化,留下历代名人雅士的痕迹,见证着时代的更替变迁。山水者,情怀也;情怀者,心中之山水也。人驻水前,能感其柔软流动,带走冲净心中烦苦,还人们一片心灵净土;人驻水前,能视其映照万物,知物本质,晓事原理,让人一心清明。
水,柔而能克刚,静而能映物,动而能变化,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的意境美能调节心态,动态美能养育生命,人文美能承载文化,和谐美能赋予完整。以水为师,习其诸多美德,习其内涵文化,习其智慧和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