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课,我正在讲课呢,妈妈端着两个碗在教室门口徘徊,不敢打扰我,一个孩子看到了小声地提醒我,我走出教室,妈妈说:“这是刚做好的南瓜饼,还热乎着呢,你下课后吃点,还有刚煮好的黄豆水,你嘴里的泡好些没?黄豆水清火,等会记得喝完……”妈妈还在殷殷地叮嘱,而我刹那间很想哭,为妈妈的牵挂。每次我只是随口说说想吃什么,妈妈总会记在心里,当天或第二天的餐桌上准会出现我提到过的想吃的。
现在的我们,总以为自己已长大,已足够独立,不再需要父母的保护,有时甚至会反感父母对自己生活的干扰。自以为是的我们,又怎能理解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拳拳爱心?又怎能理解在父母眼中我们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于是远离父母,即使在父母切切的期盼我们回家时也会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推托。
也许我们曾经在心底向父母许过“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可以从容尽孝。可是渐渐长大的我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即使现在和父母住在一起,我也常常后悔,无数次想要搬出去,又或者埋怨他们不同于我们的生活习惯。
我总是记得那个繁星满天的冬日凌晨。也许是白天吹了冷风的原故,凌晨一点,由之前些许的不舒服转变成剧烈的疼痛,也许是粗重的呼吸,也许是忍不住的“哎呦”声惊扰了隔壁睡着的父母,妈妈赶紧推醒了爸爸,“快去看看,君君好像不舒服。"爸爸过来看着疼得满头大汗的我,赶紧给我穿上棉袄,背着我去了杨医师家。那个凌晨,星星那么多,那么亮,如同父亲宽阔的背,那么温暖。
我总是记得每次回家桌上摆的永远是我喜欢的饭菜,我总是记得每次回长沙时后备箱里满满的鸡蛋、新鲜的蔬菜。
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予我生命,让我感受这美丽的人生。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