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6日到今天,我已经无痛早起5天。
这5天早起的时间分别是3:51分、4:30分、5:27分、5:12分、以及今天的6:20分。
头2天是休息日,后3天在工作日。
很多人觉得每天早起3-4个小时很困难,在日朝九晚六的工作日,早起也算正常,但在难得的休息早起实在困难。
基于5天的体验,早起对我有4点好处:
第一,进一步实践我的上进感。
第二,头脑清醒。
第三,就算我再拖延,我还有多出来的2小时可以拖。
第四,满足我7点钟吃早餐。
5天早起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告诉我:我很适合早起。
我没有什么强烈的动力去刻意拉动自己,5天的醒都是在闹钟响之前。
我不是告诉你,一定要早起才会成功。你大概也知道,在我自己的小的方面,我自己认为成功了。但是事业上并没有成功,至少没有获得我想要的财富。
早起对我来说,是一天的好的精神力量的开始。
我对早起的认知是:清爽。
个人的体质缘故,喜欢冷不耐热,热的感觉是煎熬,而在“冷”的环境里会让自己迅速平静下来,就像降血压一样。
在早起的2-3个小时,我至少有一个小时可以认真地看法律专业知识书,还有大部分时间去思考和计划这一天。
不是每个人都有跟我一样的想法和状态。
如果你也想提升自己,你可以结合自身习惯和舒适区。
考虑跟我一样,试着早起。
无痛早起原则一:
审视自身,分析自己适合哪一类。
经过5天的早起,我发现自己属于“清晨型”和“猫头鹰型”的结合体。
早上可以起很早,晚上睡的也不算早。对我来说,早上和晚上恰好是我最清醒的时候。
在早上6-8点和晚上22-23点的时间内,我的头脑最清醒,心态最平静,这时候看书效率最高。
但在午间时刻,能静下心来看书的时间不会超过6分钟,6分钟之后我的头脑就开始晕晕乎乎想睡觉。
认清自己什么时候效率会高之后,我的大脑好像在进一步告诉我,我很适合早起晚睡。
这给我的认知和思考是: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首先是把握科学的规律。
没有什么是绝对好的,也没有什么是一定的。科学的了解自己才是最合适自己的。
你自己的身体反应会告诉你:“逆行”很难。
无痛早起二:
充分的物质能量的补充才是无痛的动力。
以前我从来不会去思考,自己开不开心是否跟自己的身体营养健康有关。
觉得身体健康,没痛没病,开心跟身体营养大概不相关吧。
直到有一天,我只吃了一餐,并且工作到很晚。工作结束后,我感觉到无比沮丧,沮丧到觉得活在这个世界怎么会这么痛苦,每天生活也很没有意思。
沉重的思绪使我寸步难行,这时我爸打了个电话来,催促我赶紧吃顿好吃的。
摇摇晃晃,填饱肚子后,果然一切又恢复正常。
所以,正常吃饭,才能好好生活。
如果想要积极的做点什么,首先把自己能量提升上来。当自身能量都不足以负担自己的身体运行时,你很难再多出多余的正能量去影响别人。
结合我的肠胃规律,我是很容易被饿醒的类型。早起喝一大杯水,吃一顿好吃营养的早餐,会使我感觉一天都充满能量。
这是今天的思考。
如果你列出自己舒适区范围内,发现跟我一样的特质,欢迎你跟我一起打卡交流。
202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