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顾诚先生《南明史》(九一)—薙发易服(二)、2024-12-22

皇太极   网图侵删

        吕思勉同书同章谈及:满洲初起与辽金元之不同,就在于满洲自太宗皇太极开始,对明朝有所了解。但是,吕先生曰:“其了解中国深者,其猾夏亦甚。所以清朝的对待汉人,又非辽、金、元之比。即如剃发一事,历代北族,没有敢强行之于全中国的。清朝则以此为摧挫中国民族性的一种手段,厉行的非常厉害。”

        要之,就是从政治上,汉人服从性之测试;从文化上,摧毁汉民族之民族之性质。第二个实行这个政策的,是日本鬼子在台湾和伪满洲国。不过,日本鬼子更彻底,连语言文字都要用日文。

        满洲之薙发易服,也是有其渊源的:

        岑大利著《中国发式习俗史》第六章谈及: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十五日,努尔哈赤攻破抚顺,明守将李永芳投降后剃发散,收降的明军八百余人,都一起剃了发,这是最早的一批投降的汉人剃发。

        萨尔浒之战,朝鲜与努尔哈赤相通,按兵不动,又主动越降,努尔哈赤下令:“自今后朝鲜被虏军卒,更勿剃头,使之长发”。足见在满洲看来,剃发是一种惩罚而已。岑先生依据何来,不书出处。某亦不知来历,姑存之。

        《清史稿  卷三 本纪三》:(崇德元年十一月)癸丑(十三),(皇太极)谕曰:“朕读史,知金世宗真贤君也。当熙宗及完颜亮时,尽废太祖、太宗旧制,盘乐无度。世宗即位,恐子孙效法汉人,谕以无忘祖法,练习骑射。后世一不遵守,以讫於亡。我国娴骑射,以战则克,以攻则取。往者巴克什达海等屡劝朕易满洲衣服以从汉制。朕惟宽衣博鮹,必废骑射,当朕之身,岂有变更。恐后世子孙忘之,废骑射而效汉人,滋足虑焉。尔等谨识之。”

        同书《 卷一百三 舆服二》首言:崇德二年,(皇太极)谕诸王、贝勒曰:“昔金熙宗及金主亮废其祖宗时冠服,改服汉人衣冠。迨至世宗,始复旧制。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循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经。嗣后凡出师、田猎,许服便服,其馀悉令遵照国初定制,仍服朝衣。并欲使后世子孙勿轻变弃祖制。”乾隆三十七年,三通馆进呈所纂嘉礼考,於辽、金、元各代冠服之制,叙载未能明晰。奉谕:“辽、金、元衣冠,初未尝不循其国俗,后乃改用汉、唐仪式。其因革次第,原非出於一时。即如金代朝祭之服,其先虽加文饰,未至尽弃其旧。至章宗乃概为更制,是应详考,以徵蔑弃旧典之由。衣冠为一代昭度,夏收殷冔,不相沿袭。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谓礼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说,至辽、金、元诸君浮慕好名,一再世辄改衣冠,尽去其纯朴素风。传之未久,国势浸弱。况揆其议改者,不过云衮冕备章,文物足观耳。殊不知润色章身,即取其文,亦何必仅沿其式?如本朝所定朝祀之服,山龙藻火,粲然具列,皆义本礼经,而又何通天绛纱之足云耶?”

        同书《卷三 本纪三》(崇德三年七月)丁丑(廿六),谕礼部曰:“凡有不遵定制变乱法纪者,王、贝勒、贝子议罚,官系三日,民枷责乃释之。出入坐起违式,及官阶名号已定而仍称旧名者,戒饬之。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治重罪。”

        崇德六年二月,谕诸王大臣教子弟习射。

        《东华录  崇德六》全文:二月己未(十四):“尔等何不亲率人习射耶?子弟辈壮者,令以角弓羽箭习射,幼者令木弓柳箭习射,如不执弓习射,好为搏戏、闲游肆市者,何不执之?我国所恃,全在射艺。尔等互相激励可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