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次,约白皮书。1.咨询师做无底的垃圾桶,不能代入过多,当遇到自己感受比来访者还要多的时候,不能卷入太多,要找督导。要做平静的大海。2.对于孩子界限不能太明显,贴着走不能离开主线。3.家长的引领、榜样的作用,给孩子远景目标。一半清醒一半醉。不能摔手不管,而是关注他,跑偏时不要拉,提醒即可。放手不是放养。
第17次,读《尊重与希望》1.契合度高,熟能生巧。2.好奇。两个嗯哼的不同使用,一个是睁大眼睛身体前倾的好奇,另一是肯定的语气。3.两位老师的边思考边读书的能力值得我学习。
第18次,咨询师,box1-9,维持停留在当事人的脉络中。1.当事人带来的问题:高三的孩子学习状态妈妈感觉不满意。2.当事人想要改变的目标:希望孩子增加学习时间,情绪降低至正常。3.当事人晤谈前的改变:陪孩子一起聊天看电影吃火锅等,尽量和孩子多谈心缓解孩子的压力。4.当事人的例外与资源: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5.当事人的进步:感觉到要相信孩子,孩子已经挺不容易的了,接纳孩子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使自己更好。6.当事人的下一步:利用刘老师讲的不建议的建议方法,利用讲故事、软化语言、找别人(同学、朋友、重要他人)生活中是怎样处理情绪的等方法,和儿子一起处理好情绪问题,而不是直接去建议让孩子怎么做。孩子自己找到的方法可能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