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四月九号,宅在家的第38天。
美国累计确诊435016,日增32348;
累计死亡14793,日增1843。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昨日纽约州日增死亡病例刚刚创下新高。
今天还未过半,死亡病例再次刷新了昨日的数据。
纽约州超15万例,反超西班牙
昨天还在感叹只有意大利一般大的纽约州的确诊数量已经超越了意大利。
今天事态继续恶化,日增一万多例超过了15万例,轻松超越全球疫情第二严重的国家——西班牙。
死亡病例连续两天创下新高,日增779例。
仅一个州的死亡病例就是中国的两倍。
新闻发布会上,纽约州州长科莫表示,当年“9.11”空袭事件中有2753名纽约人丧生。
而截止今天,纽约州累计死亡已有6268例,且增长还在继续。
纽约当下所面临的是比“9.11”时期更加可怕的“至暗时代”。
难道,纽约的末日要来了吗?
与在纽约上学的朋友一次对话
一位在纽约读研的朋友发朋友圈说医疗船停在她家附近,我想到了在旧金山工作的表姐与“钻石公主号”的缘分。
这都是怎样传奇的经历啊......
随即想去采访一下那位,与医疗船同处一片蓝天下的朋友作何感想。
家门口的医疗船
“首先我要说!那个医疗船停在了离我家两个街区的港口,步行五分钟就到了。” SY开始滔滔不绝地和我说起来。
“那真的好近啊!”
“医疗船本来是只接收非肺炎患者的,结果交叉感染了,现在只能什么人都收了。”
“那你室友还有邻居们都有什么反应?”
“哈哈,每天晚上七点整,我都能听到整个附近区域所有人都打开窗户为医疗人员欢呼的声音,开始几天只是欢呼,最近已经演变成了奏乐之类的。”
(聊到这里,脑海里有了画面感。)
不知为何我联想到了《泰坦尼克号》里的经典场景,船已经开始下沉,乐手们不顾慌乱逃亡的人群、不顾和儿童妇女们抢座的男人们,自顾自地坚守在弹奏的岗位上。
末日前的人性和优雅音乐的坚守,二者鲜明的对比也让周遭更具戏剧化。
试想无论两个街区以外的船上有多乱,留下来坚守的人仿佛有了同一个目标。就算是末日来临,也要有尊严地生活下去。
物资丰富,物流还算给力
停顿了一下,我继续问道:“超市的物资还算丰富吗?生活上有没有什么不便的地方?”
“纽约虽然很严重,但是各种线上服务也比较丰富。像Whole food啊,Fresh啊,现在还有好多农场开设了配送服务。”
“哇,那还是挺不错的呀。”纽约实际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好多了。
“对呢,总之还是挺方便的,吃喝啊都没问题的。”
“真不错,那最近物流有受影响吗?”
“Fedex时好时坏,不过Ups很快!Ups是真的猛,夸一波彩虹屁。” 看得出来SY对疫情下,纽约的物流整体还是很满意的。
她继续补充道:“我们小区实行无接触取快递,立了一个挡板,拉了一米长的线把人隔开。”
当然了,纽约也不都是积极的方面,随后我们也聊了存在的隐患。
我朋友她们家治安比较好,像布鲁克林下城那边治安就不太好,她出门的时候还是会看到有不少闲散人员也没什么保护措施在街上乱晃。
太多警察被感染也有不少罪犯趁机外流,犯罪率肯定会大幅提高,纽约Soho区有很多店都用木板把店面封得严严实实怕被趁乱抢劫。
邻居砸车砸门,警车停在了我家门口
下午和朋友聊得正欢,听见楼下前院传来声嘶力竭的叫喊声。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透过书房窗户寻找多时也没看到“滋事者”的踪影,可情况愈演愈烈。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开始疯狂砸门,让里面的人开门。
在这个枪支自由的国家,我担心下一秒听到的就是枪声,更害怕她会看到隔壁房子的我,默默把窗帘拉上,人也来到了墙角观察情况。
朋友让我赶紧报警。
“你们有没有枪?”
“没有。。。”
后来门真的被砸开了,出来一位男士,还有哭闹的孩子。
似乎是家庭内部矛盾,就打消了报警的念头,开始冲向前院的车,一通乱砸。
心惊胆颤。
一辆警车呼啸着开来稳稳停在了我家门口。
只见这时,滋事者上了车,猛踩油门向对面马路牙子撞过去,随后扬长而去。
真是担心她会撞到我家的邮筒,毕竟车头是对着我们家的。
疫情当下,不会有绝对安全的地方。
曾经我以为肯塔基是美国最安全的地方了,竟然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3月最后两周有1000多万的美国人首次申请失业救济,创历史新高。
在飙升的失业率和遥遥无期的居家软禁之下,美国人压力的增加一定会影响心理健康从而导致不理智行为甚至犯罪。
身边就有朋友听说过甚至经历过被持枪入室抢劫,实在可怕。
开始理解美国人为什么疯狂囤枪了。
作者简介:
李书远,笔名慕子书,祖籍安徽省安庆市
2014年毕业于安庆一中,2018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毕业于肯塔基大学,获金融学硕士学位。热爱旅行,走遍了美国35个州100多个城市;热爱文字,担任NBA驻美记者和自媒体运营,累计发表达10万余字;热爱音乐,电子琴通过中央音乐学院九级水平;热爱瑜伽和健身,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