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构思精妙,是因为作者运用问题的形式搭建内容之间的自然过渡。
文章开始就抛出了个问题,不仅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勾起读下去的欲望,而且围绕问题举出生动例子逐渐引入正题,开始阐述文章的精华内容,起到了抛砖引玉、引人入胜的功效。
进入正文主题之后,作者再次以问题的形式层层递进、慢慢展开叙述—人生本就充满苦难—面对苦难选择退缩—退缩的原因“不够成熟”——如何变成熟:自律。你看,多么巧妙地逐渐进入下一个想要分享的精华内容,犹如山水画的晕染技巧,自然过渡到下一个主题,不着痕迹。作者运用总分的形式介绍了自律的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之后,又用一个问题带出了另一个精华内容“自律的原动力—爱”。然后顺势阐述爱的定义,运用丰富的例子说明的爱的表现(注意:这里又运用了一个问题切换到爱的表现)。导出人生道路上的 “原罪”—懒惰,并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晦涩难懂“熵”,以此对比选择自律和爱,是需要直面问题、感受困难的,是心智成熟的道路,既艰难、又痛苦,然后点名主题“少有人走的路”。
在此,作者设立了一个设问“而懒惰会给人生带来什么结果呢”,答案:没有结果,用对比的方法强化了主题“少有人走的路”能使人获得结果—心的力量。
当然,由于此篇拆书稿篇幅较长,作者贴心地在最后为大家归纳总结,点题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