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与做到之间有多遥远?
孙悟空翻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有时也许翻到脑震荡都无法跨越……
很多事,我们知道是对的,做起来也并不难,但就是不做,就是不做,就是就是就是不做。
比如健身。
谁都知道身体最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一切的根基。但是,一旦其他东西和锻炼身体相冲突,我们常常会选择不锻炼身体。比如加班太忙、心情不好、甚至天气不好,都可能成为不锻炼的借口。
为什么?因为健身是个重要但貌似不紧急的事。不锻炼也没什么事,不锻炼也没毛病,不锻炼照样生龙活虎……不急,所以一直拖着不去做,甚至为所有急事让路。
明明是最重要的事,却不愿投入时间去做,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
比如读书。
读书肯定是好事,至少比刷抖音有意义。读书也很重要,是性价比最高的获取知识的方法。但是大家往往有无数的借口不去做,比如「一看书就头晕」、「看不进去书」、「没空」……
真的没空吗?肯定不是。我们有多少时间玩手机,就有多少时间读书,现在电子书很方便的。
前一阵,我推荐一些朋友去读《定投改变命运》。我知道这本书很有用,不说别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帮他们赚钱,因为这是本讲投资的书。但是有几个人读了呢?有几个人读完了呢?有几个人读完了能使用其中的知识呢?很少。
其中有个朋友是读完了的,但是没太看懂,于是要读第二遍。过了几周,我问他读得怎么样了。他说,没读。我问他,最近很忙吗?他说,再忙也能抽出时间,只是就是想不起来去看。
读书重要吗?肯定重要,因为这是锻炼脑子的事。脑子和身子哪个重要?都重要,都很重要。
那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去做?因为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太远了……
比如看盘。
不是那个看盘,是投资时看市场涨跌的看盘。
看盘重要吗?不重要,对于长期持有者来说更是一点都不重要。我们又不是来玩老虎机的,又不是来赌博的,短期的账面涨跌无所谓。
可是有多少人能不去看呢?依然很少。
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那就没有办法了?就这样被大脑控制着,明知不该为而为之,明知该为而不为?
肯定有办法。钥匙总比锁头多。
一个办法是,锻炼我们的元认知能力。所谓「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
我们都有想法,且默认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拥有元认知能力的你,能意识到自己的想法错了,然后改正过来,换成新的正确的想法。
「我原来是这么想的,这么想竟然是错的,我应该这样想才对」,这就是元认知能力的作用过程。
你知道自己做错了,就能去改正;知道自己没做,就该去做。所谓「浑浑噩噩」,就是元认知能力弱的表现。
另一个办法是,加入相关社群,让同伴带动自己去做。
我们明知那事是对的,但就是不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身边大多数人都不做。重复一遍,因为身边大多数人都不做。
我们是环境的产物,都在被环境塑造着。坏的环境,让我们变坏;好的环境,让我们变好。
感谢互联网,让我们可以低成本地加入任何一个相关兴趣社群。
你想读书,就去加入读书社群,那里所有人都在读书,你不读书,你就是奇葩;你想健身,就去加入健身社群,那里所有人都在健身,你就是不健,你好意思?你想投资,就去加入投资社群,那里所有人都在坚定长期持有,你天天频繁买卖,你有猫病?
既然我们难以改变身边的环境,我们就可以去创造一个环境,让好的环境塑造出好的习惯。
加入社群,就是创造好环境的好方法。
比如BOX定投践行群就是一个好地方,这里的价值观很朴素——『读书、健身、投资、帮朋友、陪家人』。
我的微信加了几百个践行群的同学后,朋友圈画风完全不一样了。
大家天天晒早起打卡,有的6点,有的5点,一个比一个早;天天读书,时不时分享读书心得;天天健身,跑步、走路、跳绳、冥想,做啥的都有……
别人的朋友圈可能有很多心灵感悟、生活琐事,我这没有,我这全是正能量……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熏烤下,我会变成什么样?只能是天天读书、健身、早起吧?
还没完,BOX定投践行群最牛的地方不仅如此,更重要的一件事是,这里几乎所有人都赚到了钱。再重复一遍,「这里几乎所有人都赚到了钱」。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BOX定投践行群是个投资社群,我们共同投一个基金叫BOX,一年半的持有后,这个基金的成分现在处于历史最高点,超过了几乎所有人的进场价格。所以,这是不是「几乎所有人都赚到了钱」?
BOX定投践行群是个好社群,但我也并不认为所有人都该进。至少以我自己认为,最低一条标准就是「能读书、能听课」。不然别说赚钱了,很可能会亏钱,甚至觉得践行群毫无作用。这是个付费社群,年费还不便宜,要2520.73元,连门票钱都赚不回,那就是亏,对吧?
知道与做到的距离极为遥远,加入相关社群是个好办法,但也不见得是唯一的办法。我只是讲了自己知道的几个办法,你一定也能找到自己的办法。
钥匙总比锁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