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纠正错误观点——低效率观点
【2】如何健康生活——告别伪自律
【3】如何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
【4】如何安排任务——时间与任务
【5】如何开始任务——告别拖延症
【6】如何执行任务——番茄工作法
【7】如何专注任务——提升专注力
一、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真正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并非一味地压抑本能,而是会以一种顺应人性的方式引导我们提高效率。
原理:大脑的持续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很难保持半小时以上的高度专注。而番茄工作法的核心在于,塑造一种仪式感引导你迅速进入专注状态,并在此期间保持聚焦,直到番茄钟结束。
由于时间不长,你很容易坚持下来,而完成一个番茄钟的成就感会给你带来正反馈,反过来激励你坚持下去,达成更多更难的目标。
二、如何使用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 ≠ 专注+休息,实际上,完整的番茄工作法涉及 计划 - 执行 - 追踪 - 记录 - 优化五个步骤
1. 计划:规划任务,预估时间
-
筛选出今日待办任务,估算分别需要多少番茄钟;估算
-
将上表中超过7个番茄钟的复杂任务进行拆分;拆分
-
将那些琐碎的、不足一个番茄钟的任务进行合并;合并
注意:量力而行。只关心要事,切莫事无巨细地将所有任务都罗列在上面。
2. 执行 :选择任务,进行专注
在执行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番茄钟不能分割:计时期间不可分心,一旦因为某些事情暂停,就必须放弃,重新计时。
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切忌三心二意,在一个番茄钟内,不要随意切换专注事件。若提前完成了,就对任务进行优化。
执行期间保持专注:若出现外部打断,先记录下来,迅速回到专注状态,等当前的番茄钟结束再去处理计划外的事件。
3. 追踪:回顾番茄钟的使用过程
复盘几乎和一日三餐一样重要,没有对事件的追踪和记录,就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永远无法有效率地改进。
定期评估自己的历史完成情况,思考下一次是否可以做到更好。4. 记录:捕捉关键数据
从上一环节得到的原始数据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可以重点查看:
- 每项任务预估时间和实际时间的差距;
- 使用番茄钟过程中出现的打断次数和具体内容;
- 平均每天的专注时长和时段分布;
- 记录自己关心的其他数据。
5. 优化 :分析数据,优化调整
- 根据预估时间和实际时间的差距,判断是否需要提高预估能力或者进一步将任务拆分;
- 根据打断次数,总结自己分心的原因,思考今后如何避免类似的打断;
- 根据平均的专注时间和分布摸索出一天中自己效率最高的时间,优化日程安排。
三、使用误区
❌ 番茄钟只能是25分钟。
✔ 番茄钟周期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定制适合自己的周期并持续改善,最好在20至35分钟,不要超过40分钟。❌今天完成10个番茄,已经拼尽全力了。
✔番茄钟是提升效率而不是量化时间的工具,任务的完成度、执行结果比番茄个数更重要。❌番茄钟完成了,就没必要再花时间回顾数据。
✔分析环节不可省略,花几分钟反思下:哪个任务是真正有效的、哪个步骤可以省去、如何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可以让你在下次执行中事半功倍。❌这个番茄钟距完成还有一分钟时中断了,也记下来吧。
✔果断放弃每一个已经夭折的小番茄,别试图补救和美化自己的努力程度,分析被打断的原因并避免再犯才是你应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