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隔代亲,知识程度不一样,很容易爆发育儿“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出发点又都是为孩子好,对象还是自己的爸妈,需要我们强大的内心和智慧才能很好的处理这场风波。
【为什么会出现矛盾呢?】
问题的本质我觉得其实还不是对方的知识,而是双方的态度。
首先我们很容易陷入指责和埋怨父母不懂育儿知识,跟他们解释有的时候还不听。其次还有另一个最常见的场景就是“隔壁家的孩子”。第三就是父母觉得我们不懂,他们觉得自己是过来人,我们根本上还是他们眼中的孩子。这三个问题一遇到,那闹心的情绪很有可能就会马上爆发。我们作为父母,又是子女,这种问题稍微处理不好,其实真的很伤感情。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我深思了一下,觉得这个问题解决的关键还是落在了我们的身上,我们不仅要学会巧妙地更新父母的育儿观,还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因为毕竟只有好的情绪,我们才能带给我们孩子积极的影响。那怎么巧妙地更新育儿观和调整情绪呢?
【巧妙更新育儿观】
留意一下,父母育儿经的输入点有哪些?举我自己的例子,我父母他们这辈,最大的输入点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输入点最大的问题就是片面,以及被动。他们常被告知谁谁谁家的孩子会翻身了,那蛋宝呢?谁谁谁家的孩子会怕了,那蛋宝呢?之前我苦口婆心地灌输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育速度,并且这个不是一个比快的过程,但收效甚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除了担心蛋宝会不会有问题以外,就是担心怎么落后,然后就开始质疑带娃的人。他们并没有参与照顾蛋宝,但却时时处在监控状态,让我很不舒服。那直到有一天,有一位比较有经验的大婶出现了,跟我爸妈语重心长地总结了“7坐8爬”这个大致发展情况后,他们才真正给自己“解脱”,不然他们总好像处在一种莫名地焦虑中,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所以我在反思这整个过程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人其实还是没有很科学地育儿观的,需要整个社会地大力普及。我了解我父母,我没办法完全地直接地去影响他们,但我可以把我自己先梳理好,去影响其他人,通过蝴蝶效应慢慢地让我父母被影响到。那我开心的是,国内越来越多平台开始普及科学和靠谱的育儿知识,让育儿这件事可以平民化而不是保留在专家手中。
【情绪如何调整】
每次闹完情绪,彼此其实都不是很开心。这件事诡异的点就是,其实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美好的远景,但因为各种交流不畅,就爆发了情绪。但事后冷静一想,与其现在莫名地指责当中,不如想想一下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以及想办法让交流更好。而这一切,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我们有主导这次育儿的权利,这次育儿是以我们为主,而不是父母。
之前和婆婆第一次长期接触是从带蛋宝开始,当时我经历了一段所谓的“婆媳关系”,后来我发现完全是自己“虚拟”地一场“战争”。每个朋友知道婆婆要带帮忙带小孩时,都跟我灌输婆媳关系是世界第二大难题。后来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不小心掉进了这个坑,所有小事我都来证明这个观点。这样的接触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我婆婆明明没有那么难相处,她还是愿意听我跟她分享的育儿经,然后照着去做,并且之后我对她充满感激是从上班开始。我没有时间给蛋宝足够的爱,她给了;她不让我做家务,因为觉得上班不容易。偶尔那些小事,我觉得之前我那么在意是我太先入为主了吧。所以要解决情绪问题,一定要努力给自己创造看待问题的新视角,让自己努力看到事物的积极面。这不是鸡汤,而是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怎么创造呢?逼自己练习开始写小确幸,培养自己对事物积极面的敏感度,坚持1-2个月效果就会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