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我的初中母校~南冈中学

齐帆齐微课

我问:大门口进来那两边的梧桐树还在吗?她说在呢。

我 又问:教室前面的几口池塘还有吗?她说:还有呢。

我再问:那你回公司了,能拍几张相片给我看看吗?我好久没回母校看过了。

......

哈哈,真没想到,今天竟然邂逅了我的初中母校--南冈中学。

说是邂逅其实只是要到一些相片。这一切缘于遇见一个在南冈中学工作的美女客户。上午美女开车送打印机过来我店里维修,我问她公司在哪里,她说在螺溪。

呀,巧了,我就是螺溪的。我又问她螺溪哪里,她说南冈中学,呀,又巧了,我就是南冈口的。

南冈中学不就是我初中时的母校吗?但我们的母校多年前前就已经不是学校了,听说后来做了养猪场,又听说做了什么加工厂,现在成为了小龙虾工作基地了。

毕业后竟然没再回初中的母校看过,一是回家的机会不多,二是南冈中学地处有些偏僻,周围也没街什么的,没什么事也不会弯到那边去。

南冈中学,毕竟装载着我和同学们少年时代的一个容器,是啊,就是和星星差不多大的年龄,我和同学们在那里渡过了初中生涯。

家离南冈中学大概三四里路,那时走通学 ,一天三餐在家吃,大清早起床去学校,上一节朝读课,再上一节正式课,就回家吃早饭。

吃早饭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要经过粮站的围墙边,要经过郑瓦村,要经过机米场,再走上回家的那条小路,就到家了,有点远。遇上爱拖课的老师那就可怜了,长身体的年龄,回家没好菜也是要吃三大碗米饭的,这么一拖课,怕是上学要迟到了。

因此每每一下课,我们像笼里面放出来的神兽一样疯狂往家跑,一路上都是就近村落的小伙伴,你追我赶,不亚于短程的马拉松赛。

通学生有南冈口的,有李下村的,罗塘村的,郑瓦村的,沧洲村的,旧居村的,元斜村的,顶瓦村的,喜田村的......像郑瓦村李下村的同学倒不是很急,他们离校近呀,时间足够,我们远些的当然得踩了风火轮一样地往家赶。

这样也好,炼就了跑步的本领,在学校开展运动会时,我们这些通学生个个龙腾虎跃,长跑短跑的金银铜牌揽收没商量。

我们的操场就是教室前面的一大片空地,空地的中间分布着几口池塘,池塘里养了鱼,这也是寄宿生清早傍晚洗脸濑口的地方,在夏天晚自习去洗脸漱口的时候,池塘里很多的蛙鸣虫啁相伴,还有天上的星星格外明亮。

池塘边种了杨枊,有一棵卧倒在池塘边的杨枊,深得同学喜爱,拍毕业照的时候,都喜欢在坐在上面留个影。我记得

是郑瓦村的一个青年,个子瘦瘦的,他背了个傻瓜相机来校园照相,照完后就拿到家里洗相片,那时照相是件很奢侈的事,不记得是两毛一张还是四毛一张。

照相的是我们一个同学的哥哥,同学叫什么名字,我竟然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姓龙,后来听说龙同学嫁到外地去了,相伴三年的同学,多数没见过面了。时隔多年,有一些在同学群里遇见,但一些完完全全没见过。

挨着围墙的四周就是天然跑道,天然的原始的黄泥巴的路,两边是绿草,没有硬化,也没有铺像如今学校操场上那现代化红地毯一样的材料。

那时围墙有几处缺口,外面的人可以爬进来,围墙也不高,就算没缺口也可以很轻易地爬进来。有好几次,女生宿舍发出惊叫声连连,原来夜半醒来发现有陌生人睡在身边,是郑瓦村的一个不学无术的二流子,发现后女生拿鞋子追着打,等到人来时早已溜走了。好在也没什么事,就是过来恶作剧吓一吓女生,那个二流子是那时期住宿生的一个恶梦,极其可恶。

围墙的缺口不知道是不是那次龙卷留下来的伤口,还记得我们读初一的时候,有一次刮龙卷风,我们班在二楼,有几个初一的班在右边的一楼,一楼是新建的,那日在教室里,眼看着白茫茫的一片从柒田村方向狂涌而来,顷刻功夫,狂风骤雨,不到五分钟的功能,龙卷岁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整个校园却哭天喊地。

发生了很可怕的事情,新建的一层楼的初一教室倒塌了,下面还压了学生。我们哭着看着人们前去挖掘废墟紧急抢救,看着有人抬着抢救出来的学生急急地送往就近的南冈口医院。好在只压了五六个学生,好在伤者并无大碍!

还记得那日龙卷风时母亲正在地里收油菜籽,听到学校教室倒塌的消息后世界末日般地狂奔到学校,看到我的教室平安无事又狂跑回家去水渠里捞回装了油菜籽的箩筐和寻找被龙卷风吓跑了的牛。

南冈中学大门前是一个大大的坡道,坡道下去是一条路通往柒田木龙那边一些村子的路,据说这个坡的风水极好,因此就有人家在大门口的坡地做了一个很漂亮大气的坟墓。

归家的学子,晚自习一出大门口就要亲近下那个威风凛凛的坟墓,谁经过谁两股战战,双脚发软。于是全体师生发起强烈抗议,发文呼吁停课游街,正义的力量终于战胜了迷信的思想,后来那个坟墓迁走了。

那些都成了一个个遥远的故事,无论好的坏的,回想起来竟然那么温馨可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简 书 赵 咸 熙 ( 二 )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地处陕西省蒲城县洛河岸畔的...
    赵咸熙阅读 2,529评论 5 3
  • 上世纪八十年代,十多岁的我背着书包和干粮,和同村姑娘一起,步行十多里地,来到当时的镇重点中学——城关镇杜村...
    微雨紫燕阅读 932评论 1 3
  • 前两天,我又梦见了二十年前的四门初中。泡桐树开着紫色的繁花,美得不像是梦。 我到四门初中是在九六年。本来按照划片招...
    骏马悲嘶阅读 1,997评论 0 9
  • 锦屏,一座山清水秀的小城,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层峦叠嶂的大山之间。“青山如屏,秀丽似锦”,锦屏,也因此而得名。...
    long华慧阅读 6,308评论 0 7
  • 乡村的田野,别有一番情趣。春天,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发出泌人肺腑的芳香。夏天,知了在树上发出悠长的鸣叫 ...
    fxp暗香浮动阅读 44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