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一个江湖人!
2018年6月29日
2018年6月28日,毕业典礼刚结束,我们学院自大四以来建立的微信就业大群群名立即被改为:2018届××学院校友群。我不是一个十分有仪式感的人,但那一刻却陡然有一种忙碌的寂寥感,可能不习惯的是身份的突然转变: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宿舍楼也挂上横幅:“欢迎同学们常回母校看看!”我记得去年那一届的横幅是:“欢迎同学们常回家看看!”,相比之下,疏离感就出来了。
朋友圈里的同学,热热闹闹地道别,或于同窗好友,或于师长,或于母校……文字之间流淌出较明快的不舍之情,并没有初中高中时代的那种扭扭捏捏的小伤感和离愁别绪,许是强说愁的少年这四年来成长不少吧。
深夜精选了几张图片,配上明了的文字,发朋友圈打算留念。第二天一早,又把它设置为私人了。自打大四实习踏出社会半步以来,学会了很多事,例如缄默了心情的分享,舍友说我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时间,朋友圈基本没怎么更新,以前心情或好或不好的我都会在朋友圈里立即分享,现在比较少。朋友圈里多了工作的同事和上司以及相关的人,说话得顾及点或者得屏蔽某些人,这让我失去了分享的欲望。比如,我努力争取的这一天,在同个办公室的某女同事的眼里就无足轻重:“毕业典礼可以不参加的呀!我那时候都没去参加!”,内心有一个弱弱的声音怼回去:“可我想去参加!”(还有很多事该做个结束)
我不满足学院要求的各种指标的“优秀毕业生”,所以只能被“代表”参加毕业典礼。不过也没有可怜到只看代表演出的毕业典礼直播,倒还是有一个拨穗的仪式,尽管不到十秒钟,尽管为我拨穗的那位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导师我并不认识。
若要说舍不得的人,那就是在同一个窝里呆过四年的舍友吧。为这个典礼,我们从各个不同的地方回来相聚,第二天又都散落天涯,哎,“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前段时间,各种断舍离很流行,又有一段时间,各种回忆杀。之前整理宿舍的时候,翻看那些厚厚的读书笔记和那些我现在“没眼看”的日记本以及各种小礼品和明信片……确实这个也舍不得丢,那个也舍不得丢。可是搬离宿舍时间有限,东西多了寄回家费钱,带身边费事,于是能丢的丢,能送的送,能捐的捐……最舍不得我宿舍养的那些多肉,哎,看来只能拜托宿舍阿姨看管了……
再见,我的大学!朋友们,咱们江湖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