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天丹曾说: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
在养儿育女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最怕求解无助。而无知的父母往往会让孩子承受更多的“苦难”和“折磨”。
比如:孩子便秘,为什么吃了益生菌没有效果?孩子2岁之后,要不要报早教班?
著名儿科专家崔玉涛,用20年的临床经验,从65个真实案例中提炼了养育中遇到的难题和误区,从医学的角度让你掌握一套健康科学的养育方法。
本书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是:自然养育法。
一、什么是自然养育?
书中提到:自然养育就是要求父母了解孩子、接受他先天的特点、尊重和顺应他的需求,努力为孩子提供辅助和引导。
比如孩子几岁开始识字?几岁进行数学启蒙?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会忽略孩子自身的发展特点,比如孩子3岁就教他计算10以内的加减数学题,以为学得越早,掌握的越多越好,殊不知拔苗助长,往往适得其反。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好合适的尺度,既不控制孩子,也不过分干预,才是“自然养育法”的核心。
二、如何养才是正确呢?
首先,吃得对。
前几天,朋友家2岁的宝宝便秘,连续吃益生菌有十天,却始终不见好转,原来朋友经常把吃了一半的益生菌存入冰箱,次日再服用。
儿科专家指出:益生菌能有效缓解便秘,但前提是必须和纤维素(比如益生元)同时服用,益生菌要败解了纤维素产生水分,才能软化大便,改善便秘的情况。
原来,让益生菌发挥良效,还需要注意这三点:
第一,益生菌不仅怕空气,更怕烫,40℃以下的水冲好之后需马上服用。
第二,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二者的间隔时间至少要2小时以上。
最关键的是第三点:给益生菌提供粮食。家长给孩子补充益生菌制剂的同时,还需补充益生元,否则益生菌可能就会饿死了。
关于益生元的来源,本书有详细说明,此处不再展开。
益生菌吃错了不仅耽误病情,更让孩子受罪,父母心急,所以“吃得对”是多么重要。
其次,懂得教。
做母亲总想给孩子世上最好的一切,买玩具想买最贵的,因为贵的东西材质好,宝宝用着更安全。
《崔玉涛自然养育法》提到:
丰富的物质并不等于要求家长花费大量金钱,源源不断地给孩子买新玩具,而是要求家长多花心思去开发,帮助孩子认识世界和适应社会。
在孩子的世界里,无所谓金钱的价值,给予孩子最好的早教环境便是家庭。
真正的早教应该是随时随地,在最自然的场景下发生的,比如用空纸盒做的玩具汽车,小恐龙,都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和触觉感受。
书中有句经典的话:早教就是生活。
家长要想给孩子合适的早教,了解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很重要。
表妹的孩子已经快两岁了,仍然站不稳,正常孩子在一岁左右便能站立,而表妹在孩子两岁时才发现问题。
后来检查得知,孩子得的病是脑瘫的一种。这种病是千万分之一,如果能早发现早干预效果会更好。
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仅能及早预防孩子身上的问题,还能在合适的时间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训练,避免“超纲”训练带来的挫败感。
比如,一两个月的小婴儿喜欢看黑白卡这种对比明显的图片,此时,如果一味地给孩子看色彩丰富的图片,便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做一位有智慧的父母,会避免孩子成长路上的苦难,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最后,有效陪伴。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如果可以,父母愿意把所有的时间奉献给孩子。
朋友张佳(化名)在企业里做高管,每天早九晚九,经常加班晚归,有时周末还要出差,在家的时间少之又少,更不要说陪伴孩子。
一个周末,难得在家休息,却看到婆婆对孙子,疼爱过度。
吃饭时,婆婆不停地催孩子快点吃;看电视时,不停地提醒孩子时间到了关电视;玩积木时,不停地打断孩子问东问西。几乎所有的关心都成了“诅咒”。
陪伴孩子固然重要,但一刻不停地哄孩子、打断孩子并不等同于高质量的陪伴。
婆婆的过多关注反而成为一种唠叨,不仅没有好处,更容易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影响他的身心发展。
高效陪伴并不在于陪伴时间的长和短,更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情地投入与关注,与孩子产生身体和心灵上的互动与沟通。
写在最后
作者在《崔玉涛自然养育法》中,不仅从医学的角度倾囊相授自然养育的真谛,而且结合心理学的角度去传授养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例如:如何判断孩子血便?为何孩子容易缺钙?孩子多大开始做视力检查?牙齿发育的顺序是怎样的?哪些生活习惯会影响口腔的发育?甚至把6-24月龄宝宝的辅食附在书中。
我极少见过介绍如此详尽,又出自一位权威医生所写的书,初次拜读非常兴奋,在此将它推荐给正在为养育而寻找方法的宝妈们,祝愿它能解惑您养育路上的疑难杂症。
我是@书海有约,多平台自媒体书评人,终身阅读爱好者,关注我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