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抽空读完任公的《李鸿章传》,虽略显粗疏,但写得酣畅淋漓,既把传主放在其所处的背景中去理解,还将传主与古今中外的名人英雄作对比,显出超越时代的见识。
更可感佩的是,该传是在传主刚刚去世后就完成的;传主享年78岁,而任公时年28岁。任公在传中自信对传主的同情之理解,甚至认为传主如在泉下看到也会满意。
任公实在太可爱了!
01 读完后的感受
匆匆读完雾满拦江的白话版,便忍不住写下一点感受:
一是任公始终把传主放在时、势、人的框架下去述评,既分析传所处的时和势,又比较同一时势中与传主相当或相对的人,以显出传主的特点。
比如,任公在写到中日甲午战争时,既指出传主在战争中的若干重大失误,也指出传主“以一人敌一国”的情势,既品评传主及其部属在战争中的表现,也指出其他军队在战争中的拙劣表现,更清醒地看到清王朝整个内政的腐朽。
二是任公始终用比较的视野来述评传主,既与古代中国的英雄人物比,也同外国英雄人物比,既与同时代传主的前辈(曾、左)和后生(袁)比,还与同时代的对手(李秀成)比。正是在这种比较中,传主的个性、人品、能力、眼界、格局,才生动地展现出来。
三是任公始终具有与时代相接的敏锐观察力,看到传主是时势造就的英雄,但不造就时代的英雄,所以任公“惜其识”。
在任公看来,处在传主的位置,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应努力“造就时势”。更让人惋惜的是,不仅传主没有造就时势的能力,那个时代竟然找不出能够造就时势的英雄。
那什么是时势呢?在任公看来,就是民气和民心。大概正是由于此,任公后来才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到新闻救国中,以极大的精力把吸收到西方学问运用到中国问题的研究中,开风气,育民心。
从后来的情形来看,对20世纪前半叶形成的中国时势,任公居功至伟。
02 从李鸿章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晚清人物中,可能多数人更看重曾国藩。尤其是前些年从曾国藩身上发掘出来的成功学,让很多人对曾的事迹和功业有了更多的了解。李鸿章晚于曾,他的崛起和成功跟曾也有很多的关系,并且终生以师生之礼待之。
正如多数人看到的,李在很多方面不如曾,尤其在格局和见识上,任公在传中也指出来。但是,曾于1872年去世。相比曾所在处时代环境,李的环境无疑更加复杂、险恶。
设若曾再活20年,他一定能比李做得好么?确实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正如任公所说,曾对名节更为看重,功成后常怀勇退之志。就像梁所说:
曾国藩,君子人也,常兢兢以持盈保泰急流勇退自策厉。
从个人和家族来看,这自然是优点。但于时代、社会和国家,那就未必了。
相比之下,李对名节并不过分看重,进取之心至死都强。也就是说,在勇于任事上,他要超出自己的老师。设想看,在辛丑之变下,李明知赴京和谈必会招致万世骂名,但他仍勇于任事。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概。
在今天的环境下,价值更多元,社会更包容,“勇于任事”的精神和气概就不是能否学习的问题,而是必须践行的追求。
03 从这部小传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任公在28岁时的学识和见识,可能很多人一生都难以达到。此传虽小,但体现出来的才和识却是划时代的。从这部小传里,我们至少可以学到这些:
知人论世,殊为不易。尤其在复杂环境中的人物,其所处所思所言所行,常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常常在各种不得已中权衡抉择,又常常因所处之势而只能做不做说,或只能说不能做时,体察其处境,品评其言行,就殊为不易。
品评人物,既需要长镜头,也需要短镜头。人因事因言而立,大人物常处在复杂的局面中,他所面对的既有家庭和家族层面,也有同乡和同学层面,还有地区及国家层面。所以,大多数人物都是由多个层面、多个维度构成的,需要不同的镜头来观察。
设身处地,我们才能品得更好。品评容易,品评精当则相当难。只有全面考察,设身处地思量,才有可能品得更准。就像中日甲午之战,任公在痛心指出李鸿章之失的同时,也强调:若尽以为李鸿章咎,李固不受也。如任公所指,在整个战争中,中方参战者除了淮军,还在湘军、粤军等,号令非出李一人。虽然淮军中亦有贪生怕死、临阵脱光之徒,但相比之下,海军比陆军强,李所部陆军比其他人所部陆军强,陆海皆不乏英勇抵抗、以死殉国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