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丝、切片、切块,
糖醋、清炒、炖肉,
热气腾腾的马铃薯,
并未结束在人世间作秀。
淀粉、咀嚼、入胃,
分解、消化、吸收,
补充能量排掉糟粕,
马铃薯的来生与人合流。
营养、毒素、基因,
强身、致命、重构,
自然选择与竞争中,
生物工程能否剔除瑕垢?
2023年9月10日
说明: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土豆、地蛋、地豆、山药豆、山药蛋、荷兰薯、番仔薯、薯仔、洋番芋、洋山芋、洋芋、阳芋。马铃薯在东北、河北、北京、鄂西北等地区称土豆;在华北地区称山药蛋;在两湖(湖北、湖南)地区称洋芋;在江浙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在广东称薯仔;在粤东一带称荷兰薯;在闽东一带称番仔薯。
大约公元前5000~8000年,秘鲁南部就有人开始栽培马铃薯,并逐渐向南美蔓延。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人把马铃薯带到欧洲,又被欧洲的探险者和殖民者带到世界各地。现在已有150多个国家种植马铃薯。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马铃薯传入中国,当时北京人称其为土豆。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湖北十堰《房县志》记载的“洋芋”是中国最早记录马铃薯的文献(一说,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编撰的《畿辅通志》记载最早)。1700年的《松溪县志食货》最早出现“马铃薯”的称呼,但是这个“马铃薯”不是土豆,而是中国本土植物黄独。1808年,日本学者小野兰山将《松溪县志食货》中的“马铃薯”引入日语,并作为土豆的一个名称。后来,日语中的“马铃薯”被汉语用作了土豆的植物学名称。
马铃薯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和胃、解毒、消肿的功效。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可防止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症)的发生,还能刺激造血机能,保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马铃薯具有粮食、蔬菜和水果的多重特点,是许多国家重要的食品,地位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
皮色发青或发芽的马铃薯含有龙葵素,有毒不能食用。马铃薯不宜与柿子同食。因为马铃薯易产生大量的胃酸,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产生难以溶解的沉淀,导致消化不良。糖尿病患者、急性胃炎患者和孕妇不宜吃马铃薯。
龙葵素是马铃薯发芽、变绿、溃烂后产生的一种有毒物质,人体摄入0.2~0.4克即可中毒。在光照或高温条件下,马铃薯中的龙葵素会快速合成。马铃薯最好储藏在干燥、通风、低温(4℃左右)的环境中。在食用马铃薯时,要挖去芽眼及其附近的皮肉,削除表皮。削好的马铃薯最好放入冷水中浸泡40分钟左右,使残余的龙葵素溶于水中。在烹调时放醋,也可以破坏龙葵素。
马铃薯收获后会有几个月的“休眠期”,过后就会开始发芽,很难长期保存。通过转基因技术抑制相关基因后,可以得到长期保存也不会发芽得马铃薯,以提高食用马铃薯的安全性和存储管理的便利性。通过转基因技术,还可得到不同类型的马铃薯。
非转基因马铃薯长得“难看”,表面颜色较重,坑洼较深,削皮后,表面颜色很快变深。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坑洼很浅,颜色较淡,削皮后,表面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