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明代大才子杨慎,“官三代”出身,从曾祖父起一门五世为官,父亲杨廷和官至首辅(丞相),他本人是正德六年状元,《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即为杨慎所作。据载,嘉靖三年因“大礼议”事件,杨慎等二百多官员被世宗下诏狱廷杖之,当场杖死者16人。杨慎虽没被杖死,但十日后再遭廷杖,几乎死去。
292
两则科学新知,足以让喜欢“树人”的教育家无言以对。(一)遗传对于儿童性格的贡献要大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据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罗伯特•普罗敏主持的“科罗拉多领养儿研究”项目)(二)基因决定命运。包括健康、财富和幸福感等。(据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布莱恩•卡普兰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成果)
293
14世纪英国人奥卡姆提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被称作“奥卡姆剃刀”,即思维的简约原则。但在人文科学方面,一直以来,哲学家为了让抽象理论自圆其说,不知造出多少诸如“本质”“存在”“知性”“解构”等主观概念;评论家为了凸显专业及博学多才,也拼命往论文里添加新词,就是不想让人读懂。
294
当代神经学和社会学研究表明,人类是天生乐观的动物。我们知道自己难免一死,却完全不担心死亡的到来;我们兴高采烈地走进结婚殿堂,却严重低估了生子供房、失业离婚等压力;我们总觉得自己应当挣更多的钱,总会比现在更好更优秀……但明人钱鹤滩的《明日歌》早就质疑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295
美国“酒鬼诗人”查尔斯•布考斯基诗曰:“看到生啤酒装在玻璃杯里/杯壁散发着温和的光/白色的泡沫望着你/时而有些破裂的震动/啤酒是绿色的/喝下一口/大约四分之一杯后/深吸一口气/你复活了。”这是一个“眼里只有酒”的酒鬼之幸福时光。其实,人生如啤酒泡沫,从形成到破灭,也需要用心体会。
296
儿童提出的一些问题,往往是大人们拼命思考也解答不了的哲学问题。美国人艾莉森•戈普尼克在《哲学婴儿》书中写道:“孩子由成年人保护喂养”,“他们有精神上的自由开放的心灵”。常见的儿童问题有:“天空为什么不会掉到我们头上?”“什么是爱?”“为什么上帝让爷爷死去?”“鸡为什么会下蛋?”
297
挪威人拉斯•史文德森在《时尚的哲学》书中宣称:时尚“理应被视作严肃的哲学研究对象。”但这并不符合时尚本身的属性,以及我们的现实生活。因为“时尚是非理性的,它会为了变化而变化”,“别无深刻可言”,同时还“有很多人在时尚王国之外生活着”。就是说,时尚变化莫测,时尚又是非必需的东西。
298
传统美学退潮,时尚哲学成为显学,是当今文化研究之一大趋势。传统美学的野心太大,一心想着规范人们的感性认识。从这意义上讲,时尚哲学的提出,确是一种颠覆和抗拒。风潮易变,世俗难改,审美的标准,往往令人生厌。反之,时尚的目标没有终点,时尚永远没有完成时,时尚甚至把目光投向了“丑学”。
299
在古代社会,服饰是阶级地位的象征,地位低的人,有钱也不能随便穿戴。据《时尚的哲学》载,古埃及,只有上流社会的人可以穿凉鞋;古罗马的托加袍(toga)只有公民才能穿。我国的情形也一样,秦汉之间,儒冠是儒生戴的帽子,用以表明身份。正如贾谊在《服疑》中所说:“是以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
300
通过对中世纪的文化研究,西方时尚理论界认为,当时存在一种“滴流效应”,即创新在较高层次上发生,接着向下扩散。法国路易十四的高跟鞋,就是在社会顶层率先流行。而在当代,基本的穿衣吃饭不再是问题,时尚流行趋势却可能正好相反。比如,牛仔裤和超短裙都是自下而上,或从娱乐圈向社会各界扩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