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曲家最黑暗的梦魇。
突然之间,他耳鸣了。接下来的几年间,他的听力不断衰退。为了听见自己写的音乐,他只能狠狠地敲击钢琴琴键,以至于经常把它们敲坏。
他的状况持续恶化,而且毫无治疗的希望,当时是19世纪,医学界对耳聋了解甚少。为他人生赋予意义的东西——声音——正渐渐消散,而且一去不复返。
到了四十几岁,他完全听不见乐声了。
虽然只能在想象中听到声音,他依然继续谱曲。毕竟音乐是一种语言,而他已经花了一辈子去娴熟运用。他知道音符的声音,也知道不同的乐器该如何配合协作。就算一个音符也听不见,他也能写出一整部交响曲。
耳聋令他丧失了能力,但也赋予了他能力。他能听见的越少,就越有原创精神。“耳聋并未妨害他,实际上,这甚至增强了他的作曲能力。”他的传记作者这样写道。他早年的作品受到导师约瑟夫·海顿(Josef Haydn)的强烈影响,耳聋之后,他听不见时下流行的音乐了,所以没有再受到影响。
听不见其他音乐家的曲子了,于是他全然地听见了自己的声音。
用耶鲁大学音乐教授克雷格·赖特(Craig Wright)的话说:“听障迫使他去倾听内在,而他的原创性就栖息在内心的声音里。”耳聋让他发展出一套独特的作曲风格,即将音乐提炼为最基本的元素,随后他撷取这些元素,通过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某个和弦或某段旋律,同时逐级提升音高,将曲子向前推进。这种风格令他成为世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这种风格让他成为贝多芬。
想象一下,贝多芬正坐在钢琴前面。没有干扰,没有闲聊,没有音乐,当然更没有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只有音符在他的想象中跳跃起舞。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种独处的感觉就像聋了似的,于是我们用他人的想法和观点把寂静填满。“人类的一切不幸都来自……不知道如何在房间里安安静静地待着。”布莱士·帕斯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