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六部》(感知对话录、4)
生存者:
上一节,你对生命概念的“牛角尖”式的追究的确提醒了我们,生命确实是一个人为的概念,这个概念也的确是模糊的。生命是什么?科学无法证明,哲学也论证不了。生命是物质还是意识?我们不知道,如果是物质,是什么物质?它在身体的哪个部位?中国的象形字“生”指的是小草的生长,那么,小草的生命在哪个位置?在根、在茎、还是在叶?蚯蚓的生命在头还是在尾?被截为两段的蚯蚓为什么两段都能活?人的生命在身体的哪个器官?显然,说生命是一种物质是站不住脚的。那么,生命是意识吗?是什么意识?这种意识消失了,生命就不在了吗?小草和蚯蚓有什么意识?蚯蚓断为两截以后,意识在哪一截?意识也可一分为二吗?……可见,生命这个概念追问不得,一问就漏洞百出。
但是,我们为什么使用了生命这个概念?到现在还非用不可,谁可以不要命吗?可见,我们已经脱离不了生命这个概念,因为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就是保住自己的生命。饿了吃饭,病了吃药,不就是在维护生命的存在吗?生命这个概念已经成为了我们人最重要的存在,如果换一个词或换一个概念,生命就不存在了,那可能吗?
感知者:
对于我们人类,生命这个概念的意义实在太重大了,大到不可以想象的地步。而这么重大的意义,决定着我们人类怎么存在的问题,却出自于一个既模糊又逻辑不通的概念,岂不荒唐?不仅是这个生命概念既无意义,又无目的,更无逻辑,而且,它的结果——死亡,同样如此,死亡概念照样追究不得。什么是死亡?生物的残缺,机能运行的障碍,或代谢功能的停止,这就是死亡吗?死亡指示的意义含混不明:死亡是指生物存在的物质状态,还是指生物存在的意识状态?是躯体的物理性改变是死亡,还是指意识改变是死亡?蛹变成蝶,蛹死亡没有?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了,苹果死亡没有?人断肢缺体,人死亡没有?人的心脏停止跳动,人死亡没有?人完全没有意识了,成了植物人,人死亡没有?死亡是指物质即躯体的状态,还是指意识的状态?死亡是个物理性质的判断,还是精神意识性质的判断?什么物理状态是死亡?什么意识状态是死亡?我们能回答吗?死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我们清楚吗
如果说生命概念是糊涂的,死亡概念更糊凃。我们将生物的行为及变化的状态看作生存与死亡,这是极为主观的、极为粗糙的、极为片面的表达。我们用这个极不准确的表达指出事物的存在状态,本来问题不大,但随之引发的伦理逻辑问题就太大了。这个极不准确表达的后果让我们人类从此进入到一种极不正确的生活状态之中,其他生物丝毫未受我们表达的影响,而我们却从此变成了一种极不正常的生物。这种极不准确也极不负责的表达影响到我们的精神心理及行为目的,让我们一错百错地错到今天,我们竟然还毫无知觉,这不是对我们智慧的嘲讽还能是什么?
我们在并不存在的生命和死亡概念中生活,这是多么大的荒唐?我们的一切意识、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活动都从生存与死亡这两个概念中产生,我们的一切存在形态都受这两个概念的左右,而这两个概念其实根本不能成立。这仅仅是我们出于认识的需要主观地赋予存在现象的概念,但没想到的是,我们从此成为了这两个概念的奴隶,我们世世代代,怎么挣扎也走不出这两个概念。是这两个概念多么的逻辑完美,还是我们太过愚蠢?
千万年来,我们的认识和行为只不过是在强化这两个概念,以至于它们早就成了确凿无误的事实。我们本就存在于精神意识之中,这样重复千万年的强化概念成为不可推翻的事实不足为怪,连谎言千遍都可以成为真理,况且,我们世世代代,甚至每时每刻,都在生存与死亡之间辗转流连,我们的一生被生死劫恃就在情理之中。生存和死亡就这样完全彻底使我们告别了存在本身的目的和意义,也告别了我们自己的生物属性以及存在的使命,我们竭尽全力在生存与死亡之间奔波。我们本末倒置的生存关系使我们成为了最有危机的生物种类,我们自作聪明的做法最终使我们得到了什么?无疑是存在着的最不争气的物种,这只有一个原因,我们害了自己。(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