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受戒》、《沙家浜》、《大淖记事》 、《黄油烙饼》、《葡萄月令》。
今天,读了《葡萄月令》一文。文章以时间月份为主线,以葡萄生长不同阶段展开描写,朴实言语,精准勾画,既真切如到田间地头,又科普了关于种植葡萄的知识。
启示一 解构内部,才能通达表面。
文中记载,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图经》云:“根苗中空相通。”这也就解释了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原因。
我们处理事情,不了解内在原因,盲目结论,凭过往经验,一律照搬,造成的结果可想而知。
启示二 藤蔓不修,难成大器。
文中记载,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现在,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凡是作物,都是优先把养分输送到顶端,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养分是有限的,最大化地利用好,就会帮助果农丰收。修剪葡萄的卷须,养分就会更合理分配,果实自然饱满。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把有限的时间分配给有价值的地方,人生自然结出丰硕果实。
启示三 身体力行 才能品出甘甜。
文中记载,一月,下大雪。二月里刮春风。葡萄出窖。三月,葡萄上架。四月,浇水。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七月,葡萄“膨大”了。八月,葡萄“着色”。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我们要去割稻子。十一月。葡萄下架。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
有了一年的辛苦劳作,才换来葡萄园的欢声笑语。任何成绩地取得,背后地付出是少不得的。葡萄甜,是经年累月、执着坚韧、负重前行修成的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