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毛玮玮
文字整理:田邑
1.绘本解读是什么?写给谁看?
首先是写给自己看的。
主要写读到一本绘本之后所获得的感想、体会,包括对画面的理解,故事中那些触动到自己的亮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延伸,最后形成自己对这个故事的完整诠释和个人观点。
2.绘本解读怎样做?
第(1)步:直观感受
——通读三遍,侧重于个人感想,从情感出发;
第(2)步:重点延伸
——抓住通读三遍过程中那些打动了自己、让自己产生灵感的点,由此进行横向的扩展、纵向的延伸,进一步设计如何在讲故事过程中呈现这些点。
第(3)步:深入读图
——发掘画面之中,尤其是文字之外的那些细节,以及隐藏的亮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整个故事,达到对绘本作品的深入解读。
第(4)步:个人观点
通过前面三个层次的解读,逐步形成并总结出自己个人对这个故事的全面、独特的见解。
*个人想法:
读了《幸福的种子》,听了江华老师的讲座以以后,我也开始尝试拿到一本绘本,要求自己先只看图,不看文字——像孩子一样去开始读一本绘本。先让自己单纯通过画面,形成自己的理解。
然后第二遍再去看文字,再把文字和画面对照,去挖掘故事的内在。发现这样真的很有用,尤其是我还要准备给孩子们讲外语绘本,孩子们就是在完全不懂文字语言的情况下来听故事的,就更要求讲故事的大人要首先对画面有充分的理解。
那么我们在一开始“读三遍”的时候,就应该是先从“读图”开始,先试着写出自己对单纯画面的一个直观感受,然后再写对于“图+文字”的综合感觉。
所以在做绘本解读的过程中,应该是“读图”和“读文字”相互结合,层层深入的。
3.写绘本解读的意义
(1)促使个人真正深入地解读一本绘本;
(2)为其他普通家长提供指导和建议做准备;
(3)从“为孩子读”绘本逐渐转变为“为大人自己读”,把一本本“别人写的书”内化为“属于自己的书”。
*个人想法:
只有实现了上述第(3)层意义,故事妈妈才会带着真情实感去给孩子们讲故事,才会用自己的“投入”去感染听故事的孩子们。
再进一步,才能实现像江华老师说的对故事进行“二次创作”,讲出高品质的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