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世讳莫如深。王安石一度数百年成为在历史里“失踪”的政治家。偶尔被人提及,还是被人点评唐宋八大家的文字。直到梁启超等人为其翻案,才重新出现在今人的视野中,再度成为焦点。
不可讳言的是,一个如此才华横溢的理财大师,一个如此富裕宽松的王朝,变法结局竟如此惨淡。以至后世越趋保守,遂有明之《永乐大典》,清之《四库全书》。裹足不前,闭关锁国,一心维稳。终于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
商鞅变法的最大阻力是什么?老士族(贵族保守势力)。
为何?因为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收回贵族所有的爵秩,取消特权,重新分配,只有在战场上立下军功才能够重配爵秩,列籍贵族;其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只要有军功,无论贫贱都可以获得封爵。
在世界历史中,中国是最早打破贵族制度的国家,商鞅居功至伟。
那么王安石呢?
王安石又和商鞅大不同。因为一个董仲舒横亘其间,儒家已经成为整个帝国的价值观。而在王安石那个时代的1300年之前,这个阻力完全不存在,——别说江湖地位,其他学说可能连性命都不保,渭河边论道,商鞅一次就杀掉700余人。一百多年后秦始皇再来一次“焚书坑儒”。法家的强势达到巅峰。
王安石变法的第二个敌人则是宋代许可官员经商的制度。吴晓波说王安石相当于为官员们制订了一个贪婪性的制度,再遇上经商的官员巧取豪夺,那么,一切已经不可避免。王安石变法的两个初衷——尽可能增加财政收入;打击富豪缩小贫富差距。结果却恰恰相反,执行中利民的统统变形为害民——权贵经济出现了
商鞅那么强势,那么王安石强势不强势?当然也很强势,他把自己的像搬进孔庙,给孔夫子做“陪祀”。他是不是书呆子?当然不是,文才出众,响当当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横溢,诗文独步天下,自诩遍观天下书籍,讲起《周礼》,举朝无人比他更烂熟于心;另一面,他同样深谙政治权谋操作,可以把司马光、苏轼整得很惨,且即使如此别人也不敢说自己才华比他高。
毫无疑问,与商鞅一样,王安石也是一个极为强悍的集权主义者。
有人说王安石没有商鞅那么嗜血,只是将司马光等人赶出京师。——很显然,大宋四百年不杀士大夫,士大夫的放纵,国家价值观的代表者,朝廷“国策”的保护,——王安石也只能这样了。
如果说商鞅变法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既得利益阶层,那么王安石除了这个就还增加了一个致命的敌人——老大帝国的厚重传统。
华夏历次变法各有差异(管仲变法、商鞅变法、桑弘羊变法、王莽变法、刘晏变法、王安石变法……),但以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两次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因此切拿它们说事。
令人深省的是这两次变法,一成一败,推及背后原因,极富思考价值。
对于今天深处时代变革大潮当中的中国人,是不是别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