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们讲到刘邦被项羽分封到的巴蜀之地,非常气愤,就想给跟项羽翻脸,但被萧何和张良劝下。让刘邦在封地养精蓄锐,广招贤才,伺机而动。所以说刘邦虽然被很多史学家评价为小人,但他最后能够成功,就是刘邦能够清醒的认识自己,并能够察纳雅言,听取别人的意见。公元前206年,刘邦在丞相萧何的建议下,焚香设坛,隆重的拜封一个人为大将军,这个人就是楚汉时期的风云人物: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韩信是江苏淮阴人,所以也被后人称为“淮阴侯”,小时候他的家境贫寒,既当不了官,也不会做买卖,到处混吃混喝,所以就沦为了二流子,乡里人都讨厌他。有一次韩信在河边遇到一个洗衣服的大娘,这个大娘看到韩信挨饿,就拿出饭给他吃。韩信很高兴,对大娘说:“我将来一定重重报答您。”大娘听后就非常生气说:“大丈夫怎么不自己养活自己呢,我是可怜你才给你点吃的,不是为了指望你报答我!”韩信来到乡里又遇到一个杀猪的人,这个人一直看不起韩信,就拦住韩信还侮辱他说:“你虽然身材高个大,平时还喜欢舞枪弄棒,但你内心却是个懦夫,你要是不怕死,就砍我一刀;你要是怕死,就从我裤裆底下爬过去!”此时韩信虽然也很愤怒,但他觉得不能跟这些市井之人斗气,还是忍了下来,从他裢裆底下爬过去。
后来项梁起兵反秦,韩信就投奔了他,但一直也没有崭露头角。等项梁兵败被杀他又归附了项羽,韩信也屡次向项羽献策,但项羽都没有采纳。此时刚好刘邦率军入蜀,韩信就投奔了刘邦,后来在大将夏侯婴的推荐下做了都尉,但刘邦一直也没有看重他。但萧何是一个眼光独到的人,他发现了韩信是个人才。但始终得不到一把手的提拔,韩信就非常郁闷。此时刘邦的军队进入蜀地很多官兵都思乡心切,开始逃跑,韩信也看不到什么希望,也逃跑了。萧何得知后,赶紧亲自去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但此时刘邦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是萧何也要跑。等萧何回来跟刘邦说:“我不是逃跑。我是去追韩信了。”刘邦很奇怪说:“那么多逃跑的人,你为什么单单要追韩信呢?”萧何说:所谓千军好得,一将难求,像韩信这样的人,乃是奇才。大王如果您决定一直呆在汉中,确实没有用韩信的必要;但如果您决定要夺取天下,韩信则必不可少”于是刘邦就准备任命韩信做将军,萧何说如果大王要重用韩信就一定要让他当大将军,不然他还是会跑的。最后刘邦听从了萧何的建议,选择良辰吉日,用隆重的礼仪拜韩信为大将军。
之后刘邦就向韩信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韩信就对刘邦说:大王您的实力绝对是比不上项王的,但我曾作过他的部下,项王这个人虽然有匹夫之勇但却不能诚心委任有才能的将领。项王待人虽然亲切,但在任用人方面却非常吝啬。这就是所谓的妇人之仁。他虽称霸天下,但背信弃义,赶走了义帝,将他迁到江南。分封自己亲信的将军,驱赶原来的君主。军队不受百姓拥护,威信不受诸侯敬仰。名义上为霸主,实际上已大失人心。项王还用欺诈的手段活埋了秦军降卒二十余万。唯独章邯、司马欣、董翳得以脱身,被封为王。但秦地的百姓都怨恨这三个人,而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秦地百姓无不盼望您能在秦地为王。而且根据诸侯的约定,大王先入关中本该称王。这一点,关中百姓也是家喻户晓的。现在只要大王举兵东进,三秦之地转眼之间就可以平定。”刘邦听后大喜,觉得与韩信相见恨晚,于是就按韩信的计策,准备部署出兵任务,留下萧何,负责后方管理,供应军需之物。
就在刘邦重用韩信为大将军后,又有一个人进入了刘邦的视野,他的经历也跟韩信类似,也是先叛楚后降汉,最后成为了刘邦的重要谋士,这个人是谁呢?请看下集:陈平发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