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越觉得这本书看一段写一篇读书笔记很有可能会断章取义,你所理解的也许并不是作者的本意。也确实有很多知名人士、成功人士也拿出来这本书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论点断章取义,10000小时理论也被单独提炼出来成了很多鸡汤的浓缩调料包。
看完第一部分觉得这简直就是一本《黑色故事汇》目前所有的启示几乎都不在我个人所能控制的范围内,比如你的出身,你的出生年代,你的家庭背景等等,我不可能因为时机不对退回去重新投胎,也没有权利选择是投生在底层家庭自然生长还是中产或高层家庭中协同培养,这一切我都无能为力,只能为当下的自己尽可能高质量的做好10000小时的积累。
知道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是什么吗?
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理解,每个人的关注点都不尽相同。
看完天才的烦恼你就会知道如果没有家庭社会环境和机遇,即使IQ高过爱因斯坦也只能做年收入六千美刀的保安工作;看完了第一部分你就会知道成就事情少不了智商之外的其他能力。我们对成功的认识还很简单粗暴,我们耗费精力金钱去听各种成功学培训,花钱花时间看那些异类的名人传记去研究他们的发家史妄图复制,却忽视了他们所处的时代、家庭和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在当时社会变革中获得的巨大红利。各大成功人士告诉我们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想想这帮70后老头子和你差了几十年,他们赶上的好时代在我们早已过眼云烟,翻天覆地,就拿买房子来说,70后的大叔买房子和80后能一样么?而中间的巨大的落差就是那个时代给他们的红利啊!所以说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对成功学纸上谈兵就是耍流氓。古老师说的很对,成功的故事可以听听,但别太相信,成功的建议也少听,用自己的方式做就好了。
那么说回来,80后、90后就不能成功了吗?当然不是,前一阶段娃娃不是还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有一种奋斗叫白手起家》,都是80后的白手起家富豪榜上的哦,虽然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白手起家,但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坚持和努力,本书作者告诉我们成功=才华+机遇+社会环境+努力,古典老师告诉我们巨大的成功=眼光+能力+坚持+机遇;看似是两个不同的公式,其实内核都是一样的,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机遇的重要性,看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也就是你要积累的那10000小时,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在当下社会环境中把握机遇的眼光。
还是拿80后来说,普遍的眼光是:我们是多特么苦逼的一代人啊,独生子女、高考扩招、就业压力、房价飙升、学历贬值,简直就是没有机遇环境恶劣啊有木有?那么换一种眼光呢:二胎开放、老龄化、全民皆狗仔、自媒体、小众化教育、互联网、人工智能、宅男宅女、男女比例失调……这些换个思维就都是机遇。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异类,切勿妄自菲薄,坐在那儿听天由命。
本书第一部分我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协同培养和自然生长”,相比较而言我更倾向于前者,这让我们的奋斗具有了一种使命感,即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社会环境而奋斗,并不仅仅是钱房车这么简单,这种奋斗的使命感远大于对金钱的追求,而是全方位的,诸如社会阅历、人生格局、知识层次、人脉关系、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