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有感

最近喜欢看武志红老师的书,感觉给我的启发非常大,有些话深入对我的内心,常常觉察到另一个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堵墙,这堵墙不可能坚硬到“足以抵抗一切打击”,但却具备另一个功能:将我们圈在这堵墙内,令我们看不见别人的真实存在,也令我们看不到更大的力量。的确,所以我们看到是世界,很大一部分都是主观加工过的并且我也常常觉得自己活在非常自我的内心世界,谁都走不过来,我自己也出不去,自己紧紧的被封闭在里面。我的内心是十分的孤独的,但我同样渴望陪伴,渴望成功。

不管我去哪里做讲座,最后都会有人问类似的问题:请问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或我的配偶变得更好?提类似问题的人,都是缩身于“小我”的墙内,并试图将别人纳入自己的墙内,这怎么可能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十分独立的个体,不能依托谁,也不能控制谁,更不能改变谁,都是“小我”思想在作怪,控制欲太强,请让我们孩子好好的过属于他们的生活。并且,我越来越明白,绝大多数人的生命是一个轮回。几乎没有谁不是不断地陷入同一种陷阱,然后以同样的姿势跌倒,最后发出同样的哀号,但在这种哀号声中,又总是可以听到浓厚的自以为是的味道。同样,当你追求善良的程度是10分时,你憎恨邪恶的程度也会是10分。于是,一个绝对的理想主义者一旦获得权力,他一定会是一个暴徒,因为他会严重排斥不符合他的理想的一切人,并最终对这些人动起杀机。我觉得这一点符合亲子关系及领导与下属之间。

“小我”的重要特征是自恋和二元对立。自恋,即“小我”会认为自己左右着世界,而“小我”既然是由无数种想法组成的,那么这种自恋的具体表现就是捍卫自己的所有想法,不管这些想法是什么,都急于将其付诸实施。依赖者以为自己只有依赖别人才会被人爱,控制者以为自己只有强大才会被人爱,但这是真的吗?只要能清晰地觉察到这个游戏,来访者会很容易明白,自己所执着的逻辑是非常片面的,自己完全可以换一个活法,甚至换无数种活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这位作家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这本书同样写的是心理方面的,慢慢读,会发现能够深挖出内心最底...
    尹晓丽阅读 3,805评论 0 0
  • 我们总是希望别人理解自己,高呼理解万岁,然而自己却包裹起来,在心里筑起一堵厚厚的墙,不让别人穿过。 武志红的《感谢...
    马行万里008阅读 4,436评论 0 2
  • 我与孩子的每一次分离,都是一次伤心的经历,孩子老是在哭,我快受不了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因为这个不想去幼儿园,我该...
    我心我愿秀阅读 1,683评论 0 1
  • 约束 XML技术中,可以编写一个文档来约束一个XML的书写规范,约束文档定义了在XML中允许出现的元素名称、属性及...
    扒块腹肌阅读 5,867评论 0 5
  • 精进 很多父母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但因为过度干涉和呵护,反倒阻碍他们个人能力和兴趣的发展。父母的工作不是让孩...
    若兰ZHOU阅读 1,16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