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蜜妈
在栀子花开,茉莉满枝桠的时节,我沉迷于各色各样的美,难以自拔。
周末。宽窄巷子的午后,燠热。走进见山书局,丝丝凉意透过封面精美的设计,直钻心底。在林林总总的书籍中,目光被一本名为《美的人》所吸引。明黄的底色上,是满版紫蓝相间的花草树叶,中间簇拥着紫红色的书名。图案的间隙,穿插着“你本来就是美的,你的美还需要成长”的诠释。整个版面明艳而雅致,繁华却不媚俗。看作者,于我有限的认知,非常陌生,而出版社,是我仰慕的四川文艺出版社。禁不住美的装帧诱惑,与好的文字磁吸,我又一次一贯地以貌购书。阅读这本书时,气压低沉,气候沉闷。心情并不美丽,亦不安宁。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猝不及防的意外,给你带来,忿懑压抑的考验挑战。让你体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阴晴摇摆。那样一些人和事,不仅和美不沾边,甚至是丑陋的,邪恶的。人性,在名利疆场,被极限曝光,正反映照,无处可藏。挤在起伏不定的地铁上,阅读这样的文字,“你是美人,你原本就是美人,但入世的灰尘将美遮蔽了,你渐渐看上去就没有那么美了。”周遭的一切,包括嘈杂人声、浑浊气息、车厢颠踬,生生被隔离,让你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只听见自己的心跳与呼吸,平顺,安稳。文字,总是有如此的魅力与气场,瞬间将你代入,毫不相干的,别处。我的眼前,团花似锦,四季轮奂。美这位花仙子,从“的的孤芳冰气魄,疏疏冷蕊雪精神”的寒梅出场,应着四时天序,一一展示梅魂之净、初樱之涩、桃红之夭、白茅之荼、天浆之给、洁莲之出、合欢之蠲、素槐之魅、隐菊之绝、霜芦之化、芙蓉之品、美仙之莹的十二篇章,一月一花,一花一性,一性一好。在美人粉墨登场,霓裳羽衣、姿态悠飏中,伴随着飘飘洒洒、漫天飞舞的花瓣雨。我看到,坚守净度和零度的美的精神,像冰梅一样,以一种孤冷的面目,与俗世红尘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进可兼济众生,退可自保修身。她是一切美的出发点,亦是漫漫美途的归宿。“成长,美的灵魂。”这颗天赋的本来美的种子,在四季不同的自然时序、身处迥异的个体命运中,会途经风霜雪雨、电闪雷鸣,亦能沐浴,春和景明,秋高气肃。无论怎样的境地与遭遇,却是无法改变,这颗种子的本性与类属。虽然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条件;各自的特质,亦需要不同的方式。但其根本方向,却不能走偏。发现本来美,探寻成长的适应方向,清理种子上的蛛丝尘网,比毫无头绪的盲目努力更重要。“当你的交往环境中遍布美人的时候,你自己思齐的意志将强大起来,一种高的标准将提升你,匡正你。”美人的最终炼成,并不容易,必然会经历风雨侵袭、折损和摧败的处境。美的事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需要循环实践,反复体验,甚至恶与毒来锤炼。美与恶,本是一对相生相克的孪生手足。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其种子和根茎,首先得以淤泥为滋养,才能开出洁白无暇的花朵,而花谢零落,也终成淤泥。染与不染,只隔一线天。
恶的存在,让你憎厌,让你避之不及,但,知恶能行善。只有对恶有了充分了解,甚至深受其害,你才能更好地珍惜善、呵护善,并理性地计量出善恶的得失,美丑的天壤,从而知恶求美,知丑求美!这是一种何等悲壮而不可抵挡的力量!“只有去掉美丑分别心,我们才能抵达零度和净度的美的精神。那时候,只有美,没有丑;只有完美,没有残缺。”一句话,将我从如梦如电如泡影的幻象中,拉回到眼前,乌泱乌泱的人群来。无比汗颜,自己的慧根太浅,总是看到美与丑的疆界,并将之对立裂变,让自己本来美的种子,蒙上贪嗔痴怨的积垢,让内在经脉理的参习,杂糅浊愚戾浮的气息。眼之所见,尽是恶丑,行之所至,皆是壁垒。每个人,天赋秉性有异,美的种子不一,才有了各自,遵从本性、顺应初心的修行。正因为如此的差异,世界才这般丰富多彩。而我们,却总喜欢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判断是非。对美恶存在的如此分别心,蒙蔽我们与生俱来的慧眼,让我们滞留、徘徊、辗转,纠结在,认知的局限,情绪的纠缠,对错的评判,甚至忘记,自己当初出发的誓言。“美,是人类多重可能性的边界探索。”需要在内观根性、外求营养中,求同存异,九九归一,融精神物质为一体,是非善恶为一体,真假虚实为一体,如是,你与美,已合二为一。你是美人,你要找到来时的方向,不断生长,魂归故乡。
齐悦梦想社群(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