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在一起,是理性与情感的共同选择

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自从成为了一名父亲以后,当我再去看那些描绘父爱,展现父亲与孩子真实情感的影视作品时,总会不自觉地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历,在脑中展开一场激烈的反思与辩论会,并在会后由心中升腾起许多初为人父的感悟与憧憬。

陈凯歌执导的《和你在一起》就是一部讲述了父子之间真情交融的温情电影,将中国传统意义上父亲与儿子之间不外显却也不缺席的内在亲情展现出来,在普通人的平凡故事里传达出对真情无价、父爱无声的思想意蕴。

和你在一起,遇见、碰撞

刘成是一个江南小镇的饭店厨师。十多年前,他在火车站捡到了一个男婴和一把小提琴。他固执地认为是孩子的父母希望他今后学习小提琴,从此他开始全力培养儿子刘小春学习小提琴,并带他来到北京参加比赛。

来到大城市,这里的一切都与平静干净的小镇截然不同。

父子二人也亲身经历了许多在大城市里才有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浮躁的都市生活与小春的青春懵懂似乎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一拍即合”,他开始对比自己大很多的艳俗女子莉莉产生爱慕和好感。

这种青春里情不自禁的悸动也许与小春自幼失去母爱有关,他对莉莉的情感是矛盾的,也是冲动的,甚至于卖掉母亲留给自己的小提琴,送给莉莉价值不菲的貂皮大衣。

父亲刘成则是一门心思要为儿子找到一个最好的老师。

经过不懈地努力,少年宫不修边幅的江老师同意收小春为学生。江老师对音乐始终保持一如既往地执着与热爱,对生命始终怀着悲悯与敬畏,他教会小春的不是在音乐技艺上精益求精,而是要用心和情去感受音乐,用情与真去配合乐器,从而达到用情演奏、用心诉情的艺术追求。

只是,这种与世俗法则格格不入的教学理念显然无法令望子成龙的刘成心满意足。他不惜通过“卖惨”的方式,将小春的身世告知余教授,希望余教授可以用更加有成效的方式指导小春走上艺术殿堂的巅峰。

余教授更喜欢用一些急功近利的方式刺激小春学习小提琴。比如,让小春与自己的学生形成竞争态势,通过一些小手段将小春卖掉的小提琴买回来,并等到他认为合适的时候再交给小春。用小春的真正身世激发出其内在的情感力量,以此来实现小春在艺术上的新突破。

刘成则是在看到儿子有了可以依赖的老师和充满希望的发展前景后,决心返回老家,让儿子安心学艺,将来有机会出国演出。

面对亲情的无法割舍和眼前成就才华的机会,早已有了理性判断,作出情感抉择的小春最终开始在火车站找到了即将离开的父亲,并全情投入地为父亲献上了一曲爱的赞歌。

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发现新的机遇之时,每个人都在相互感染,共同成长,在碰撞和交心中见证一个更加成熟和完整的自我。

和你在一起,成长、共情

不知道怎么表达爱意还时常有些专制强硬的刘成将内心最柔软的一面隐藏在心底,用适时地放手和成全来完成小春的艺术追求和梦想,这也是在完成自己的心愿和使命。

尽管不是小春的亲生父亲,但他对于小春倾尽所有的父爱却更显得深厚和纯粹,用心经营和助力儿子的艺术梦想,奋力对抗着拮据的生活,一个人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这种付出与奉献源自于望子成龙的初心,却也更在于不求回报、懂得放手的智慧与无私。

小春则是在新的环境和新的遭遇中感受到了父亲深沉而深厚的爱,也理解了父亲对自己学艺的执着和坚持,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期许与祝愿。

小春在经过了江老师艺术层面上的点拨和余教授情感引导方面的提点之后,他收获了艺术追求和情感诉求的双重成长,也在心中渐渐明确了自己的前进道路和轨迹。

此外,莉莉受到了小春真诚质朴品质的熏陶,也在自己找寻着价值观念上的缺陷和不足。她逐渐意识到了自我价值追求以及生活状态的问题,也愈发重视真情真意的价值和能量。

江老师则是在与小春亦师亦友的日常交流中,发现了自身消极、颓废、傲慢的性格弱点和缺陷,他用焕然一新的面貌,用干净整洁的形象为小春上完了最后一课,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自我人生观的突破与重塑。

每个人的成长既是在生活中不断汲取经验和教训,在主观层面上对自我进行改变和提升的过程,也是在人与人之间碰撞、交流、共情、协助下,受到了积极影响和正面作用后收获的一种珍贵无比的认知观念成长、情感价值观成长。

和你在一起,理性、情感

用琐碎的生活细节和积蓄的情感力量串联起父与子的沟通与成长,让情感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并在结尾处让这种双向选择和互相依偎的情感得到释放。

影片用最真实细腻的手法传递着中国传统家庭里父子之间少言语、多行动的亲情,牢牢把握住观众的情感走向和共情因素,在情感表达与主题刻画上实现了生活化、真实化和艺术化的有机结合。

人物的成长和变化通常都是理性的、客观的,是不断获得积极影响,审视反思负面干扰之后,对自我实现的突破与重塑。这种理性层面上的成长却与人物纠缠在一起的情感密不可分。

无论是影片着重展现的父子情,还是通过对照比较烘托的师生情,以及爱情与亲情复杂交织的青春之情,每一种情感都在维系着人物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也都在激励和促进着这些关系中每个人的变化与成长。

很多时候,变化和成长正源自于在选择中的自我觉醒和发现。小春最终选择了回归平静的生活,选择与父亲在一起。在扑面而来的成才机遇和渐渐远去的父爱背影之间,小春用成长积淀下理性和真情流露中的亲情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这并不等于他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小春的艺术之梦不仅是自己的追求,也是父亲的愿望,但他艺术灵感和艺术激情的来源也正是亲情的双向表达。

他对从没谋面的母亲既有思念也有埋怨,对父亲的离开既有担心,更有不舍。他将自己对亲情的展望、描绘以及感悟都寄托在小提琴的演奏中,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到的艺术追求,来填补母爱的缺失,来报答父爱的无私。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艺术的魅力不只在于艺术本身的技艺高超、臻于化境,更在于以情动人、尽情表达。

罗曼·罗兰也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艺术离开了生活,离开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感情,便失去了灵魂与本质,也就只能成为一具技艺上不断美化修饰的空壳。生活可以缺少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却不能丧失温暖彼此的情感。

和你在一起,是和我们彼此共情交融的情感在一起,更是和我们共同努力与成长的力量在一起,同心同力,并肩前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