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
雅克·德里达,法国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五十年代来法国服兵役,并在法国上大学,六十年代起,在巴黎高师任教。
德里达是多产的作者,影响力较大的有六七十年代的著作,《写作与参与》,《语言的现象》,《论文字学》,《绘画的真理》……
(一)逻格斯中心主义。
1.从胡塞尔那里看到的是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索绪尔的一个传统——“语音中心主义”。
这个主义强调语音是重要的,文字不是重要的,语音是确定的,文字是不确定的。
2,他认为“语音中心主义”的实质是“逻格斯中心主义”。
“逻格斯”即语言的内在理性,也是人类的自然的理性。
因为语音代表逻辑的东西,所以语音和文字的二元对立在哲学史上演化为精神和物质,自为和自在,主体客体,心灵身体,外部内部,本质现象,真理假象,意义和本源的二元对立。
过去的哲学里面都是二元对立的,我们都知道物质精神,主观客观,我们总是处于黑格尔所讲的矛盾的观点之中。矛盾的观点,总会产生一方是重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
(二)二元对立的解构。
1.特别选择了那些力图贬低“文字”的作者的词语,说明这些词语的意义恰恰依赖于文字,随后肯定文字的重要性,以此来反驳“语音中心主义”。
西方古代像苏格拉底,东方中国的孔子,他们自己是不写作的,叫做述而不著,就是我只说不写,在他们看来,写是不重要的,说是最重要的,说表达真理,谁去写呢,只有他们的学生去写,比如柏拉图,子路。
所以,我们去看,苏格拉底文字没有,都是他的学生柏拉图记下来的他们的对话录,中国的孔子也一样,也是他的学生记下来的,这就是语音中心主义。
他们认为不写作的哲学家,纯粹的哲学家,是述而不著的。柏拉图在《菲多篇》说了一个神话,古埃及托特神发明了几何、代数、天文学和文字,把它送给国王,国王只收下了前三种东西,拒绝了文字,为什么拒绝文字呢?
因为文字是任意的、无生命的,构成了对知识的威胁。
这个在我们中国人感觉是理解不了的。
文字有什么不好呢?
我的理解,文字有时候确实不好,一个不懂文字的人,你去看他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反而超过大多数认识文字的人。没有文字的时代,口口相传,什么都记得清楚,但是自从有了文字以后,好多东西就记不住了,人类就开始依赖文字了,于是人类的记忆力急剧下降。
你比如一串电话号码,一个熟悉人的名字,如果不存到手机里,写到笔记本里,现在的人们很难记起来,就是因为记不记无所谓,反正需要的时候能找到就行了。
也就是说如果是语音主义的话,人们去听可能会非常清楚,结果打印出来以后,人们可能就不刻意的去记忆了,这造成了人的记忆力的退化。
你像有些瞎子,他的记忆力真好,但是我们亮眼人,拿着笔记本反正记下来以后,我其它的就不管它了,也不会去记忆它。
从这一点上,文字是有副作用的。
柏拉图说,知识是灵魂的回忆,文字使记忆力衰退,文字是蛊惑心灵的危险的毒药。
德里达说,“毒药”这个是说明什么呢,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毒”,一个是“药”。你不能说它没有作用,它还有药的作用啊。
像卢梭这类人也有这个特点。卢梭是本源的哲学家,他推崇自然状态,他说,“语言的状态是口语,写作是文明的产物,是对源初的口语的补充,而文字的补充不过是多余的附加,是自然状态的堕落”。
卢梭认为,自从有了文字之后,自然反而没有了,文字只不过是补充而已。
在西方里面有些人特别喜欢自然的纯朴的、而又是本真的生活。我认识一个德国人,叫马丁,他很不喜欢城市里的生活,他最喜欢在最边远的小山村里面呆着,这往往是彻底工业化时代,现代化以后,人的自身就没有了,人又想回到最原始的生活。
在西方发达国家,反而呆在城市里的人那是最穷的穷人,有一点钱的人,都到农村去了,都到郊区去了,当然他们的农村和郊区并不像我们这里是落后的象征,反而是一种高贵的象征。
很多城市的晚上,都是死城,在美国很多很多城市,晚上大街上看不到人,密西西比州的首府杰克逊,我们几个到街上去逛,只发现一个黑人警察,除此之外,啥也没有,这个城市给人的感觉就是那么荒,我说,美国怎么搞成这个样子呢?
城市怎么没人,我们那个城市多么热闹啊,可是美国就是这样,他说,美国有很多很多的城市晚上都没有人。
一下班,他们开着车到田野里去了,有一种追求自然的本原的生活状态。
我们很多中国人好像感觉农村的生活很落后什么的,其实这种生活,你要是发达了以后,这种生活才是真正的田园生活,才是理想的生活,因为它接近自然,亲近土地。你住在高楼里面的话,一开始在农村这高楼多好啊,可是住久了以后,你觉得这高楼还好吗,那不就是水泥房子把你关起来了,关起来了以后,你再也见不到田园了。
现在城市里的小孩很可怜的,他就像个被水泥房子关着的老虎,也接触不到别的人,要不家里有个电脑,玩着手机就是这样生活着,这种生活其实已经被异化被驯化了,它已经失去了人的最原本的东西。
我的孩子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让他回到农村去,他就像两个人一样,在城市里像只温顺的小羊,狭小而憋屈,时常闹人而压抑;可是回到了农村广阔天地后,人就像一只小狼,奔跑在田野里,无拘的玩耍,精神面貌为之一振,身体也长得壮实,就像是回到了自然的怀抱。
我认为,这批后现代主义的大师,骨子里面攻击的现代社会是有道理的,它有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里面,也有一种人性的光辉在里面。
工业化、人口爆炸、城市化、所谓繁华,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是好的结果还是不好的结果?
2.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补充”的逻辑:后来的补充与最初的存在的重要性不相上下。
后来的补充也很重要,如果没有补充的话,前面的意义就失去了,但是,只是由于文字的补充作用,我们说话的能力才获得社会性,语言交流才超过了动物的水平,这就是补充的重要意义。
(三)哲学的边缘
德里达对逻格斯中心主义的批判表现在对西方哲学理性主义传统的批判。这是对逻辑与修辞、理性与隐喻的二元对立的解构。
过去认为逻辑与修辞,哪个是中心?是逻辑,修辞是不重要的。
理性与隐喻哪个是重要的?是理性,隐喻是不重要的。
那么,他把这个二元对立给解构了。
在哲学的边缘处发掘中心意义,在逻辑的语言中找出对修辞和隐喻的依赖。
你不是逻辑重要吗,可是到最后,我们还是要依赖修辞和隐喻生活。
例如1,“光”的比喻。
光是柏拉图比作善以来,光成了理性的象征。
你不是理性的行为吗,可是你到最后来了一个光,这只是比喻的东西,这说明,你如果纯理性的话,你说明不了自己,还得依赖用光的这种隐喻表现理性。
例如2,黑格尔关于哲学性质的比喻。
黑格尔在个别与全部的哲学关系的时候说,从事哲学犹如陷入浮冰四起的深渊,在说明哲学的前提时说,哲学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通道。这个“深渊”,“通道”,本来是非理性的,是个隐喻的东西,黑格尔是很讲理性的,但讲着讲着讲不通了,只能用“深渊”,“通道”这类隐喻来补充。
例如3,索绪尔关于能指与所指的比喻。
索绪尔反对书写的暴政,他认为文字是暴政,认为语音符号和概念有自然联系,而书写的符号没有这样的联系,因此只有语音符号才是能指。他强调能指,但是,他又说呢,能指和所指的自然联系犹如“空气压力和水面的波纹”,又正如一张纸的正反两方面,就是二者都不可缺。
这种隐喻是具有视觉性,你本来不是语音中心主义吗,但是最后还要以比喻来说明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例如4,列维—斯特劳斯关于逻辑的比喻。
古代人像修补匠,现在人像工程师,实际上修补匠是比喻,你为了证明你的理性,你得使用比喻,使用比喻就是非理性。
这其实都在说明,理性和隐喻这两者都是重要的。
(四)写作的意义
文科里面哪一类人最有影响,一类是小说家,文科里面实际上哲学的影响是不太大的,尤其是搞纯哲学的,当然搞历史学的也不是太大,最大的是搞文学的。
后来人文科学有一类搞得也是非常火,比如搞文艺批评家,他做的研究往往会比别的影响大,像德里达属于这类人,他是自己写文字,然后对文字又有研究的人。
我们给自己学科定位的时候,要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要在什么地方立足,什么地方有影响,比如说我们的自然科学,一般很清楚,当然自然科学里面也有不同的品质的,你比如说有一类人像陈景润,他做的什么题目,就是哥德巴赫猜想,这种搞法的话,如果没有人帮他宣传的话,是没有人知道的。
还有一种是搞实业的,像柳传志,实业和科学结合以后,他的影响力要比纯粹搞理论的大多了。
纯理论要么成为杨振宁,要么成为爱因斯坦,你说你到不了那个地方,又在那个山脚下面,这个影响就不太大了。
当然,搞实业的人也是一样的,他要做大,你说我光搞一个小课题,这个影响也是不大的,王选激光照排机弄出来了,袁隆平我把粮食搞大了,这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类型的人。
但是,你说那种小打小闹类型的人,那个影响就不是太大了,17世纪一些搞科学的人,他希望在文坛上出名,因为文坛上容易出名,搞哲学的也有这个问题,有一批人就是在自己的专业一条线上走,但是走完了以后,谁都不知道他。
但是,有些人把哲学和文学联系在一起了,很文很文的东西联系起来了,那影响就大了,你比如说余秋雨,余秋雨严格来说是搞戏剧史的,但是他最后把戏剧史和文学结合起来了,以及周国平他的意义也是同文学结合起来了。
像德里达研究的比较文的地方,这种东西本来是中文系的,是中文系里面的哲学思想。他不是老写作吗,那他在研究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1.他说,书写的字符才是真实的语言;语言的特征在于它的自主、独立性,语言独立于一切,甚至独立于人。
这让我想到了伽达默尔,你不是说文字不重要吗,语音重要,但是我偏偏讲文字才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就在于独立性。
2.字符的另一特征是它的流动性,这一性质使得它不会形成任何中心或本质,更不会以字符自身为中心。
要解构文字和语音之间对立的关系。
3.字符本身并无意义,意义只存在于字符流动所创造的文本之中。
一旦作家把它写完了以后,作家死了,文本活了。所以,每个人都去读这个文本,总会读到他自己的东西。
为什么?因为文字在流动着。
这个观念深刻在什么地方?我们过去不是有主体和客体之说吗,主体重要客体不重要,但是他是反过来的,客观活着,主体没了。
这是后现代主义一个重要的观念,人死了,文本活了。
所以,“文本之外无他物。”这是一种激进的文本主义。
这个文本成为了中心,而创造文本的人,已经隐去了,文本在通过它自己的流动创造意义,他提出这个观点。
这个观点我在想搞文字的人,他有时候确实有这种体会,因为写作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但为什么有些人写作老写不好。
有时候,你明明想写这个思想,一落笔了以后,走样了,你要把这个完整的思想表达出来,一下子写下去以后,却发现不是我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是我经常遇到的。
他把这种体验,得出了“文本之外无他物”。
这个同解释学不太一样,解释学还是以人为本,是通过人自己的解释重新给了文本以意义;但后现代主义更彻底,这个时候人不是人了,而那个文本读的东西,反而成了一个“本”了。
后现代主义和人本主义很深的关系就在这里,就是说,它既批判科学主义,也批判人本主义,因为人本主义还以人为中心,但后现代主义是没有中心的。
4,中心也是流动的,他把文本意义的特征归结为“分延”和“撒播”。
“分延”(difference)是德里达自造的一个词,它是区分(differ)和推延(defer)这两个词的组合。
这个意义是什么呢,它老是在区分,区分的过程也在推延,你看你写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要看后面的文字才能明白。
后面的文字还不能完全明白,那还得继续往后看下去,就是它的意义老是在推延,你老是想确定下来,但老是确定不了,然后它一直在流动着。
这就是“分延”。
它就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滴墨水放到水里,然后散开,散开以后,你很难把握这里面到底是什么。
后来,我一想他把这个文字的作用,有点夸张了,有时候我们感觉有一点,就是你这个文字是啥意思呢?感觉到好像不能确定,四面发达的到四处撒播开来了。
他认为,一个词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与其他词的区别,而且存在于它在时间中的流动,在流动中与其他词语交迭、贯穿,从而推延了它的意义的出现。
就是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同别的词需要迭起来,而别的词又需要另一个词迭起来,才能明白它的意义,我们写作难也难在这个地方,你用什么词好,好像一滴墨水下去了以后,扩散了,一扩散我可能就控制不住了。
写作难就难在这个地方,尤其是搞文科的人,搞理科的人相对来说文字还比较好写一点,他把这个实验意思表达清楚,别人能理解就可以了,相对来说比较确定。
但是文科的博士论文要一本书,20万字,你怎么写,有时候写下去以后,像画山水墨一样,一滴墨水下去以后,不知道写到哪里去了,本来这滴墨水不应该放在这个地方,这是文本比较难写的地方。
意义也是在这个地方,这个人啊一辈子,能写作确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力。但是,一个人要是能把这个文字练就,真是不容易,文字练就非常不容易,我们好多人做学问,到现在为止,我发现很多人还写不好。
甚至是一写出来的文字,没有他的个性,千篇一律,好像是很多人写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假大空的比较多。大部人还是在模仿别人在写,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风格,大段大段的引证,你说,让他自己去写,写不下去了。
我认识到一个搞写作的教授告诉我,他说他们这批教授现在写文章离不开电脑,我说你怎么离不开电脑,我写的时候就瞎写了,写到哪里是哪里,他说,我们很多写作都是复制粘贴,把不同的书中的这一段,那一段拼接起来。
这种写法称不上写作,因为没有写作者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和想法融入进去,全是别人的观点,在我看来,连摘抄都算不上。可是,我们的大学教授们就是这个写法。他们的水平也许有,但他们的书并没有表达出来,因为他们是通过摘抄来进行写作的。
如果你真有自己的思想,写到这个程度的话,那真是不容易的。
撒播是分延的方向,撒播的过程不是直线式地、单向度地传递信息,而是向四面八方的扩散、分布。
墨水掉下去了怎么办,你走到哪,你自己都不知道了,你别看一篇文章出来了,好像有很稳定的主题一样,实际上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可能也没有预测到最终这篇文章是什么样子,所以才说写作是一种创造。
如果事先知道写出来的东西是什么,那还是创造吗?
5.人们惟一可以把握的是撒播的“印迹”(trace)。印迹是撒播通道,编织的经纬。
(五)他提出来,原型写作。
1.语言被理解为原型写作(arche-writing)。
2.原型写作把图形和符号刻写在人的大脑上,这种刻写先于书面写作,先于说话,甚至先于人类历史和儿童的发育。
你在写作的时候,这个印迹是什么时候留下的?
就是说人类在没有出现之前,这个印迹早就定了。在还没有发育之前,已经固定在你里面了,你不是要说你现在在想,在写,那个原型那个逻辑其实在你早期的时候已经印在那里了,你现在才反应过来。
这个思维和我们现在的反应思维完全是不一样的。
3.那么,把痕迹(spur-trace)看作是原型写作的印迹。印迹也是符号,是先于文字的符号。它隐蔽在文本中,是分延和撒播的通道。
4.在有意识的知觉、记忆之前,人的下意识之中已经有了与外界接触的通道,它把神经反应活动的效果推延到以后才能出现。
也就是说,比如我在电脑上打字,其实这个电脑上打字软件好久好久之前就有了,我在看到是个假象,就是这个文字你怎么个写法,很早的印迹早就给你留下来了,下意识里早就有了,我们今天有这个意识的观念,他认为这是假的。
这种理论是很深的,估计很多人看不懂,也不会信的,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的东西,完全没有了。
本来主体性是说,我是人,我是我自己,我的头脑我的意识在发挥作用,我思故我在,这个我思是中心,
结果,我是不存在的,因为是别人的东西决定了我,为什么?
因为我的思,好早好早都已经确定了,不是现在的思才是思,我的印迹已经在那里了,如果我思考的东西在脑海中不存在,那我怎么把它写出来,那我现在思考什么呢,我现在之所以能思考,那就说明我的要思考的印迹早已存在。
5.那么,这样说来,意识只是一个幻觉,人们制造了它。于是,它消解了精神、心灵、意识等概念。
就是把人的主体给消解掉了,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就是人死了,这不能理解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死了,而是要理解为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作为现代主义概念的人死了。
现代主义的概念是什么,就是人是中心,主体突出,我是最核心的。他认为这种现代主义中的概念没有了。
为什么,你看文本,可能写得比你还重要。你不是重要的,你的作品是重要的,你家看的是你的作品,不是看你这个作者,甚至是你所有的主体都是假象,已经早就有了东西,决定了你的一切。
当然,这种理论的话,对我个人来说只是欣赏他的创造性,现在还没有达到能接受的程度。
印迹只是一种可见的、不可把握的心理能量所造成的,原型写作及其产生的印迹只是一种假说,它的作用是为意义的分延和撒播提供一种因果论的解释。
为什么会有印迹?为什么分延撒播?其实,是有一个因果论的东西在起作用。
我是觉得我们不要去信它这个逻辑,这个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它的本质就是反传统,就是要搞一点怪怪的东西,就是要颠覆人的认知,其实也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抗,我估计90后以后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些理论。
另一个人物是德勒兹。
吉尔斯·德勒兹,1925-1996,法国哲学史家。
(一)欲望——机器
1.把欲望作为一架生产机器,即“欲望——机器”(desiring-machine)。
欲望是类似于工厂那样开工和生产的物理的、机械的过程,“除了欲望和生产,什么也没有”。
2.身体是欲望的载体,身体的每一处都分布着“欲望——机器”的动力和燃料,它既感受到欲望的无序的扩张,又感受到欲望在某一器官的集中。
3.身体既接受“欲望——机器”的推动力,又受它的反作用力。欲望的生产既有开工,也有间歇;后者也是欲望生产的必要环节。欲望为了主体自身而潜抑。
他认为,我们人轰隆轰隆像机器一样,欲望来了歇一下,欲望又来了又歇一下,就是每天都处于开工与间歇的过程。
(二)精神分裂的分析
这类后现代主义与精神分析有什么差别?
精神分析还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而精神分裂分析是要超越弗洛伊德,所以他指责弗洛伊德为下意识制定了俄狄浦斯情结这样的固定模式。
1.下意识是对自己和父母个性的无意识,但下意识并非毫无意识内容,它对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身份仍保持着清醒的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下意识是儿童,原始人,他认为,这是具有阶级政治的意识。
2.下意识不是儿童或原始人,而是精神分裂者更接近于下意识状态,他们才是精神分析的主要对象。
3.对精神分裂症所做的理论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疹治,而是为了解放,即把精神分裂症作为解放的力量。
这个时候,精神病还是病吗,不是了,精神病者是疯狂社会的正常人,这种思维同福柯的思维相比更极端。
3.1精神分裂者拒绝社会认可的正常的意义,因此社会也拒绝了他。
3.2精神分裂状态中的意义是永不休止的流动,在不停止地创造意义,这种状态比正常状态更接近于“真正”的意义。
那精神病患者每一每刻都是在撒播,每时每刻都是在创造意义,这种状态,他认为恰恰是最本真的状态。你怎么说这是病呢?
3.3 精神分裂状态更接近于“欲望——机器”的运转。
他提出精神病患者不是病人,他们是正常社会的疯人,是疯狂社会的正常人,他们只按照自然欲望机器生产和生活,是一群无产者、复仇者、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他对这些赋予政治意义,后现代主义有一点,他是反政府主义者,他们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对抗里面比较强的一类人,他们说,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现在谁是革命力量,那就是这些人。疯狂社会的正常人,才是革命的力量。
我们把他们看作成了疯人,但其实他不疯,他是真正的意义,别人意义不是真正的。
(三)资本主义批判。
1.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由欲望的生产向欲望的潜抑的转化。如果说,资本主义前期是精神分裂的社会,那么,资本主义后期就是对精神分裂加以治疗和制止的社会。
原来的话,还是有精神分裂者的特点,是个革命者,后来呢,你反过来对这批革命者加以修理治疗。
1.1当然,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是非常革命的力量。它是对原始的和封建的部落社会的彻底否定。
1.2但是,资本主义建立了现代国家、家庭和交往方式,重新建立了意识形态。它的作用是压制欲望扩张,操纵欲望的生产,把欲望变成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后期关于正常人的标准是通过精神分析学说而建立起来的。
弗洛伊德起到了帮兄的作用,精神分析学家是善于修理和料理“欲望——机器”的机械师。
(四)最后提出了游牧思想。
1.他把欲望的扩张和潜抑的模式应用于社会思想领域,提出了“游牧思想”和“城邦思想”的对立。
1.1城邦思想的特点是等同、相似、真理、正义和否定,它的运行规则是这样一个否定式:“X=X=非Y”。
这是理性的模式,确定性的模式,自然科学的模式。
1.2游牧思想的特点是流动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它的运行方式是一个开放的肯定式:“……X+Y+Z+A+……。”
这是精神分裂的模式,游牧模式是我驰骋在草原上,我爱到哪里就到哪里。
2,到最后,他提出《千块高原》的风格,体现了游牧思想的特征。
他在这本书里写道,它是一个个无结构的,一个个无厘头的,
一个个随机分布的组合,一个个案例的组合,每个案例里面涉及到音乐绘画文学数学科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等等,各个案例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每一个案例只是一个思想片断,一个标上时间的历史事实。
例如第12节论游牧学,在1277年这一年,这一年蒙古人的力量发展到强盛地步,达到了游牧思想的顶点,这样一个案例就被称为高原。
《千块高原》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一下子游牧到这个高原上去了,一马平川,过了一会儿,通过这个高原又到另一块高原上去了,然后又到另一块高原上去了,……每一块高原之间没有任何衔接的东西,都跳跃或直接窜上去的,这个思想就是游牧思想。
现代的思想里面好像是一种树状思维,这也是科学的思想,就是树根,树干,树枝,叶子。
而后现代是什么思维呢?
是一种根状思维,类似于南方的榕树,呈波浪状,一个根连一个根,几十根连在一起,到处都是根,至于最后走到哪没有任何逻辑,甚至是一种无厘头的思维。
他认为,这种思维就是精神分裂者的思维,但是,这种思维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才恰恰是正常的。
后现代是什么感觉我们现在应该可以明白了,我们看很多话剧,这话剧啥意思啊,前段和后一段没有必然的关联,其实我们现在90后,反而可以看得懂,因为他们从小看的漫画动漫什么的,就是从这种思想过来的。
我们现在的社会后现代的生活正在慢慢的靠近,但是比较年龄大的人就搞不懂了,他们也很难接受,三四十岁的人,穿了一个牛仔裤,上面有很多洞,可能年龄大的人就会困惑,你为什么穿得这么破呢,他不知道,反而有几个洞的牛仔裤要远远比正常的裤子价格更贵,他更不知道,现在高级的人才穿这种破裤子,这是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你说是树状思维,还是根状思维,哪个正常,哪个不正常?
今天的社会,这个后现代主义的特色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你越看不懂的,有可能越流行。
甚至是很多人的穿着打扮,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已经隐隐约约的开始有了变化,当然理科的人这个思维可能会相对慢一点,因为我们是树状思维比较接近,但是,如果那帮搞艺术的,搞音乐的,那帮人的话,他更接近后现代主义这个色彩。
很多人说,这个哲学走下去,会往哪走?
走到后现代主义对吗,西方人的思维他就是有一种无厘头的东西,他们使用这种无厘头的东西来反抗现代性,你说它没有道理吧,它确实也有,有那种反对压迫,甚至是反对资本主义,但是它确实是有一种无厘头的东西在这里面。
如果我们现在的生活按这样的思维方式走下去的话,那这个社会,和人类也要大混乱了。但是,毕竟社会上有这样一种思维的存在,这也算是给世界赋予更加丰富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