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
这本书详细解释了为什么用户会对一款产品养成使用习惯,也就是“上瘾”,并且提出了实用的“上瘾模型”,通过四个步骤让用户养成使用产品的习惯,让用户欲罢不能。
原文链接:https://m.igetget.com/share/gift/index/yOPBmvgrRAmQV5e41Tg3YCOA4bloEwjD
核心内容
让用户对产品上瘾,分为四个步骤:
1)触发——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2)行动——刺激用户行动,使用我们的产品;
3)奖赏——多变的奖赏。在用户行动之后,不断给用户奖励,让用户在使用产品之余,也能拥有额外的获得感,刺激一直使用我们的产品;
4)投入——使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增加用户和产品的粘合度,促使用户对产品上瘾。(比如:储存文件,留下痕迹)
1.用户养成产品使用习惯的好处
1)提升用户终身价值
让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是提升公司价值的有效办法。用户对产品产生依赖,使用时间就会延长,使用频率也会增加。
eg:信用卡发放机构会花大价钱争取新用户,他们看重的就是用户身上的终身价值。
【结合】NBA球迷对虎扑产生依赖,从新闻的速度、真实性、社区氛围等方面,是用户产生依赖。从而延长使用时间,增加使用频率。
2)提高价格灵活性
用户对一个产品的依赖性增强后,对价格的敏感度就会降低。
即便企业做小幅度的涨价,用户也不会改变使用习惯。
【结合】
①滴滴。当滴滴占领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竞争对手少了以后。虽做小幅涨价,用户却不会因此改变使用滴滴打车的习惯。
②共享单车。无论青桔、摩拜、哈啰单车,在前期红包、免费骑行的活动结束后,价格从0.5元/半小时,涨价至1元/半小时,甚至1.5元/半小时。而对于已经养成共享单车使用习惯的用户,并不会因此放弃使用共享单车。即使使用月卡等方式,骑行价格也提高了,也是一样。
3)扩大产品的用户群
用户越是频繁地使用产品,就越有可能邀请朋友们也来用。
产品的忠实粉丝最终会成为品牌的推广者,他们会为你的公司做免费的宣传,让你不用花太多成本,就能拉到新的客户。
【结合】用户使用某短视频或拍照软件后,在发布朋友圈时,并不会刻意去掉水印。当用户的朋友、粉丝看到用户拍摄的照片或视频,非常好看、有意思,同时看到了上面的水印,就会自主去下载、或去询问后下载。这样用户都为产品做了免费宣传,拉到更多新用户。
4)提高竞争力——最关键的好处
用户对产品的依赖会变成一种竞争优势。
一旦哪个产品能够让用户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那就大大提高了自己产品的竞争力。
eg:键盘和老式打印机的关系。
【结合】
滴滴出行——出门交通;美图秀秀——修图;FaceU/B612——拍照;抖音/快手——拍短视频;看篮球新闻——虎扑;看足球直播——PP体育。
2. 4 个步骤讲解上瘾模型
1)触发——触发用户的行动欲望
吸引。让别人有使用产品的欲望。
eg:旅游广告上的风景图片,吸引你亲自去看;网页上的大登录按钮,诱导点进去。
如何触发用户的欲望呢?——要了解用户的想法和情感。
人为什么会依赖某个产品,最核心的原因是情感需要。
怎么找到用户的情感需要呢?——“5问法”。通过问自己5个为什么,来发现问题的实质,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案例】比如说我们的产品是电子邮件,目标用户是一位名叫小丽的中层经理。这5个为什么该怎么问呢?可以这样问:
小丽为什么需要使用电子邮件?是为了接收和发送信息。
那她为什么要接收和发送信息?是为了分享和得到信息。
她又为什么想要分享和得到信息?是为了了解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的生活。
她为什么想要了解别人的生活?为了知道自己是不是被人需要。
她为什么会在意这一点?因为她害怕被圈子抛弃。这就是答案,恐惧感就是她身上最强大的触发点。
——所以,在设计这款产品时,要考虑减轻用户的恐惧心理。
2)行动——让用户开始使用产品
2 个机制能让用户开始行动:动机 & 能力
动机:让用户有足够的愿望来使用产品
能力:让用户轻松驾驭产品
区别:比如一个人特别想吃桃,这就是动机;他又刚好买得起桃,这就是能力。
①动机
基于人对于快乐的追求,对痛苦的逃避;对希望有追求,对恐惧有逃避。
——只要你的产品能给用户快乐、希望和认同,就相当于是给了用户行动的动机。
②能力
使用产品的操作越简洁,门槛越低,会消除用户对新产品的抵触情绪。相当于提高用户使用产品的能力。
反之,太难操作、门槛太高,会让用户失去使用产品的热情。
【案例】我们来设想一个场景:你的手机响了,而你没有接,这是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手机放在包里,你一时间没找到,这个时候,你没有能力接电话。又或者是你以为对方是电话推销员,不想接听。这就是没有动机。
作者对这个例子总结为:行为要易于实施,动机要合乎常理。
③先考虑动机,还是先考虑能力呢?——先解决能力问题!
【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增强用户的使用动机往往费时间又费钱。
上网的人谁会去看网站指南呢?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网上的内容分散了。
相反,如果你简化网站的操作过程,就等于推动他们进行实践。你的产品便捷易操作,能让用户轻松驾驭。
【案例】twitter
2009年的时候,人们打开 Twitter 看到的就是一堆文本和链接,对于不熟悉 Twitter 的用户而言,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
但当 Twitter 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时,它就把主页设计得又清晰又简单,背景简洁,广告语简短。而且增加了明显的行为召唤:用很大的按钮显示登录或注册,引导用户来使用 Twitter。
3)奖赏——用户在使用产品、满足自己需求的时候,还能够获得额外的满足感
3 种奖赏类型:社交奖赏、猎物奖赏、自我奖赏
①社交奖赏
起源于人们的社交关系,我们要让自己被群体接纳并喜爱,寻找社交认同。
eg:英雄联盟的“荣誉值”
②猎物奖赏
人们没完没了地追逐资源和信息的心理机制。
eg:老虎机。利用人们期望捕获猎物的心态,时不时让赌客赢上一把,这种中大奖的诱惑力让赌客们难以抗拒。
③自我奖赏
人们做事渴望“终结感”。
eg:很多大型网络游戏就根据这种心理,设计了很多关卡和不同装备。玩家会随着角色级别的升高,获得新的能力,为了得到高级别武器,攻占未知的领地,增加角色的分值,他们就会全情投入,沉浸在游戏中。
4)投入——鼓励用户对产品投入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eg:时间和精力
【案例】玩游戏要消耗时间,玩得越久就越难不玩,游戏里已完成的任务会刺激玩家做游戏里的其他任务。再比如使用一个笔记软件一段时间后,所存储的资料不舍得丢弃,就会一直使用这个软件。
用户对某件产品或某项服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对这个产品或服务就越来越重视。
【案例】宜家让用户自己动手组装家具
用户对自己组装的家具会产生一种非理性的喜爱,还会觉得这些家具的价值更大。
【案例】社交网站上更新状态、点赞、共享照片或视频
这些行为都会进入用户的历史记录,告诉我们他过去的经历和各种人际关系。当用户继续分享、互动的时候,这些行为就会被记录下来并存档。随着时间的推移,汇总了各种回忆和经历的收藏会变得更有价值。用户对网站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就越不会放弃这些服务。
让用户对产品投入,一定要掌握好时间点。要让用户感受到被奖赏鼓励之后,再对用户提出投入的要求。
eg:Twitter,想办法让用户互相关注,就是为了让用户先体验到被关注的乐趣(奖赏),这样用户才更加愿意在 Twitter 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投入)
让用户投入一定要循序渐进
最开始要给一些小任务来做。
eg:付费游戏,最开始的新手礼包费用都比较低,最开始遇到的对手也比较容易打赢,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高难度,也会勾起用户的兴趣
怎样利用这个上瘾模型,让用户对自己的产品上瘾
3.怎样利用上瘾模型,让用户对自己的产品上瘾
要使用以上的上瘾模型,你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自己会使用这个产品吗?
第二个问题:这个产品会帮助用户大大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吗?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你就可以开始尝试使用这个上瘾模型了。
尝试之前需要对用户进行“习惯测试”。
习惯测试——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是谁,以及用户的喜好。它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用户的状态。
习惯测试的步骤:
1)确定用户
要搞清楚用户对你产品的使用频率,确定有多少用户满足你的条件。要根据自己的产品进行合理推断。
eg:烂番茄这样的电影推荐网站,用户每周的访问量很难超过两次。
因为他们只有在看完一场电影或者研究要看什么电影的时候,才会上这个网站。
2)分析用户行为
每款产品的忠实用户都有一套不同的行为方式,只要你能找到习惯路径,也就是摸准了用户的脉,就可以确定哪些行为对培养忠实用户是重要的,这样才能改进产品体验来鼓励用户的行为。
eg:在 Twitter 成立初期,只要新用户关注的其他用户人数达到30,就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大大增加他们今后继续使用网站的可能性。那么对于 Twitter 来说,引导用户关注其他用户就成为了首要任务。这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3)改进产品
有了新的见解之后,注意力要重新回到产品上,要想办法推动让新用户变成我们的忠实用户。
有什么办法能做到这一点呢?
可以尝试渠道更新、内容变更、功能去除或现有功能增强。
①渠道更新
是营销学的概念。
eg:你是生产盆的厂商,你发现自己卖盆的效果不好,所以你现在把盆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去卖给消费者。这样的利润比自己卖盆会高一些
②内容变更
更换符合用户的口味的内容。
③功能去除和功能增强
对产品的功能做出调整,让产品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培养用户的习惯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可以观察自己的行为。
【案例】硅谷创业教父保罗·格雷厄姆说,企业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产品。
不要问“我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要问“我希望其他人给我解决什么问题”。
这能为开发下一代产品带来启发,或者是为现在已经有的解决方案带来突破性改进。
如果你本人愿意使用新开发的产品,并相信这个产品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么你的产品就已经有了优秀的前提了。
要想让用户对自己的产品上瘾
你需要对自己的产品有全面的了解,也要通过数据分析,做“习惯测试”,来了解自己用户的喜好,知道自己的用户到底是哪一部分人群。
【总结】
1)习惯是一种“在情景暗示下产生的无意识行为”,是我们几乎不假思索就做出的举动。
让用户养成习惯的好处是,提升用户终身价值,提高价格的灵活性,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从而提高竞争力。
2)让用户“上瘾”模型的 4 个阶段:触发、行动、奖赏、投入。
触发——是上瘾模型的第一步,也就是要吸引别人,让别人感兴趣,产生行动的欲望。
行动——顾名思义,也就是让用户开始使用我们的产品,为了用户的方便,要尽可能让自己的产品变得容易操作。
奖赏——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被奖励,他们才会对产品投入。
投入——可以增加用户对产品的参与度,投入越多认可越多。
最后,我们说到了怎么利用这个上瘾模型,让用户对自己的产品上瘾。
要想做出好的产品,我们要常常做习惯测试,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用户。
还要寻找机会,观察自己的行为,为开发下一代产品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