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从两位女性那里,感受到了平静的力量,一位是方方,一位是柴静。
《一名十六岁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字里行间充斥着阴阳怪气、嘲弄讥讽、恶毒谩骂、人身攻击,即便如此,方方在给这名高中生的回信中,没有以牙还牙的回击,没有情绪失控的愤怒,我能看到的只有——平静:用一句“孩子,你说你16岁。我16岁时,是1971年”开头,用一句“我也有过你们这样的青春,那时的我们就像今天的你们”结尾。真正是“六十耳顺”。
还有年轻的柴静。“非典”阻击、农民工欠薪、浙大论文造假、华南虎造假、食品安全、矿难真相、农民征地补偿等等,柴静所做的众多调查,主题尖锐敏感,过程惊心动魄,结论震耳发聩,但这些内容,在柴静的叙述中,不管是文字,还是视频,不管是语气,还是表情,都是那么的平静,一种充满力量的平静。
也许因为曾经做过语文老师,也许因为近年来每天给儿子表演式读童话,使我根深蒂固认为:语言表达应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样才可以感染人。但,方方和柴静的平静,让我这种“根深蒂固”瞬间松动。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从她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浮躁和浅薄。印象最深的是,很多次在单位里,因为材料构思问题,我会如同一只好斗的公鸡那样,和我的师兄争论,维护自己的观点,义正辞严,情绪激昂,现在回想起当时的语气和表情,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以至于有一次,当我再次激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后,师父意味深长说了一句:我们也曾这样年轻过,现在年轻不起来了。
现在想起这句话,如同方方给十六岁高中生说的话:“我也有过你们这样的青春,那时的我们就像今天的你们”。问题是:人家十六岁,我四十,总有一种二十多年“虚长”了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现在,当3岁的小儿因不满而尖叫时,当12岁的大儿用抱怨和责难的语气说话时,我从中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我相信科学,相信基因遗传的理论,但我更相信后天的耳濡目染。如果我们夫妻在家庭中,总能平静地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平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孩子们能在这种平静中成长,我相信,小儿的尖叫和大儿的抱怨会少一些。
“温柔而坚定”是育儿的黄金法则。以前,我一直觉得“温柔”就是含情脉脉、柔声细语,现在我认识到,温柔,首先要做到平静。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果,7%依靠词汇,38%依靠声调,55%依靠脸部表情及身体语言,这意味着,“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在以前的“检查”中,我承诺以后在家中少说教,今天再加一项:若不得不说,那就平静地说,不急不躁,不吼不叫,如潺潺溪水,滋润妻儿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