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978:诞生之205纸片
走过尚青雉家门口时,她犹豫一下丢下筐头进去。尚青雉母亲告知尚青雉还没有回来,可以去电磨房找她。石黄菊便径直的回了家。刚进家门,婆婆章道山就告诉她生产队里派人来找了好几趟,要她回来后立马去队里。
婆婆一再的催促,石黄菊说不着急,要是真有急事他们早就用电喇叭喊话了,没有喊就说明不着急。婆婆又说自己在菜园里摘了些菜让尚赐水抱回去了,不然雨水勤快,菜长得也快,来不及吃就都烂在地里,怪可惜的。
石黄菊有点不高兴,倒不是心疼菜送给了尚良成家,主要是因为这个人情本来是应该自己来做,凭什么婆婆就擅自做了主。种菜的时候老两口可是一只手都没有帮忙,整个春天,她天天挑水浇菜连饭都不及烧,他们也没有说给她口剩菜剩饭吃。如今菜长起来,他们是长辈,吃个菜也是无关紧要的事,可不能再拿自己的菜去送礼,这就有些说不过去。
章道山也看出石黄菊耷拉下脸,扭身回了自己屋,留给石黄菊一个消瘦的背影。石黄菊摇摇头,想到屋里还有本赵海礁的书没有还给他,是不是今天顺便带过去。这书拿过来后一眼都没看过,就一直压在炕席下面。
她进屋翻开炕席,那书本赫然还躺在那里,只是书本上面多了半张纸条,这是她不记得之前见过的。拿起纸条,她才匆匆看了一眼,眉头不禁就皱起来。
纸片上写的是一首诗,俊秀苍劲的钢笔字,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自一个男子的手笔:“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纸片从而来?这诗何人所写?
尽管石黄菊对古文知识肤浅,整个高中就是一本《毛主席选集》代替语文课本。可她也能看的明白这是一首不折不扣的爱情诗,而且诗的内容有些敏感。
她不能确定这字迹是不是赵海礁的,之前她也没有太过注意过他写字的模样。就算这诗是赵海礁的笔迹,那这纸片又是如何从书里面掉出来的?又是谁把它捡起来放到了书本的上面?
赵海礁啊赵海礁,你这是要坑死我!会跑到这屋里翻找到炕席下的除去自己就只有尚良正。真的不可想象当尚良正一眼看到这张纸片时的情景,他会作何感想?恐怕任何一个做丈夫的男人对于别人送给自己的妻子这样一首情诗都会有种眼前一片翠绿的感觉吧?
离离原上草。
石黄菊匆忙的翻开书本,却发现虽然这是本旧书,可是从封皮到封底,整本书里竟然连一个字迹都没有,干干净净平平整整就像从来没有人翻看过。
没有笔迹,也没有赵海礁的名字出现,这应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至少尚良正看过了,也还不知道赵海礁的存在。再回想一番,自己也从来没有在尚良正面前提起过赵海礁这个名字。这样一想,她立马就安定下来,脱掉蓑衣,摘下蓑帽,抹一把额头上不知是冷雨还是热汗的水迹,在炕帮上坐下,又仔仔细细的翻看一遍书页,没有新发现。
可是在河上河,尚北沃就误解过自己和赵海礁,他们是拜把的兄弟,怎么可能不会告诉尚良正呢?这事可如何是好?这本书现在是万万不能就这样还回去,需要等尚良正回来后先跟他说明再做处理,否则这就像一锅炖肉里漂着一层蛆虫,只要不打捞干净,想起来就会觉得恶心。
可又要怎么跟尚良正说呢?诗里面写的清清楚楚“恨不相逢未嫁时”,这话简单直白的就像说我不在乎的是你无论嫁人与未嫁人,我都是一样的喜欢你!石黄菊忍不住又露出一丝苦笑,若是这样解释,似乎又说明他们的关系就没有那么的暧昧,至少也说明赵海礁还没有得手,只是向尚良正公开有一个情敌的存在,她石黄菊虽然嫁给了他,却并不是没人惦记,给他一个警告,增加他的危机感。
当务之急就是要和赵海礁说清楚,两人之间最好是不再有任何联系,不再见面是最好的结果。为了自己的幸福,她必须要拿出决绝的勇气,千万不能有任何的暧昧和犹豫,否则面临的就是刀山火海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