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一生虽谈不上波澜壮阔,却也跌宕起伏、历尽时代变迁诸多巨细之事。
孩提之时,年幼丧父母,与姐兄相依偎,蒙承村里德望高重族长帮助与关照,以谋一立足之地,是祖父童年的写照。
青年时期,逢抗日民族危机之际,抓壮丁赴战场,为国洒热血,成就全连幸存三英雄之一(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脱颖而出)。这是祖父追求生存安全交的答卷。
成家立业之时,与兄相提相携,盖起两层小洋楼(斜屋顶),附带南北厢房(斜屋顶、平屋顶、连廊)。之后自己盖有五间房、附带阁楼、有东南两个外走廊的房子。彼时他顺应和平建设时期,响应嘉庚精神,在厦门集美为集美乃至整个厦门的开发建设挥洒汗水、添砖加瓦。
老年时期,从集美退休后祖父继续发挥余热,为国家的工业建设(腐植酸工业)贡献力量,负责产品的外包装木箱、木条的加工任务,我也成了国有企业环境下生长的孩子。直至临终(不知患病)前还在为腐植酸厂里的超高难度工业厂房斜屋顶木桁架作业,感激他的工作精神和热情待人处世,给了我一份国企生活的经历。
话说祖父自己盖的老宅,宅前两颗梧桐树矗立在高垒的土墙上,土墙的石砌(块石浆砌)挡土墙有五六米高,因高差做了石砌楼梯以利出行。在我的记忆里梧桐树是最深刻的、最带来快乐的,东西两颗梧桐树相距四五米,俨然是左右两个守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