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每个人要为自己而活,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也不必去获得别人的认可。
从小到大,我都非常渴望得到爸爸的认可,只有他认可了,我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同样,我也很渴望得到亲戚、同学、同事的认可,只有这样,我才觉得自己是有用的,被接纳的,被喜欢的。
所以,我会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特别害怕他人不喜欢自己,为了得到对方认可,我一直在不断地努力迎合他人的需求、期待,而将自己的需求和期待彻底压制,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向内诉求不到的东西,反而会不自觉地向外索取,我也会非常渴望身边的人能主动自觉地满足自己的期待,一旦对方达不到,就会产生各种失望、痛苦,患得患失,这些又会导致冲突矛盾的产生。
说白了呢,如果每个人都为自己而活,自己不必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的期待,他人也不必迎合自己的期待,烦恼自然迎刃而解。
那如何做到为自己而活呢?就是将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区分开。某种选择带来的后果最终由谁来负责,这就是谁的课题。自己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别人也别干涉自己的课题,每个人只对自己的课题负责,这样人际关系就会变得轻松自由。
例如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吃亏的是他自己,所以这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强迫孩子学习,这就是在干涉孩子的课题,就会产生冲突矛盾。如果父母能放下自己的期望,让孩子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做出选择,冲突和矛盾便不存在了。
如果能做到为自己而活,别人的认可就变得无关紧要了,哪怕对方讨厌自己,又怎样呢?那是对方的课题,我们无权干涉,更无需在意。
三、人生的意义存在于当下,活好当下,才是幸福的。
人生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太大也太空,我说不出来,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有目标感的。虽然目标不够具象,但总归是比当下要好一些再好一些的。
于是,我们总是在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刚毕业的时候,想着能在这个城市落脚有个稳定的工作糊口就很好了,后来又想着能在这里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很好了,再后来觉得当地土著少的也有两三套房,五六七八套都常事儿,还有更多的,还得再多拼几套房才行。
我们一直在往前奔,哪怕气喘吁吁、疲惫不已,仍不敢停下来。我们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就是梦想着有一天能达到顶峰,一览众山小,然后开始享受自己的成功、喜悦的人生,很多人就这么着一直奔到了死,根本没有享受过一天美好的人生。
所以,人生的意义是活在当下,认真过好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钟,努力让其变得充实有意义,于平凡中体会这人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