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嗔第4季:劝君百忍

生活中,当我们受到负面的、不利于自身的刺激时(例如,遭遇批评、指责、挑衅、谩骂、侮辱、诅咒、殴打、误解、傲慢、不尊重等等),会条件反射地进行反击,回馈别人以相同的批评、指责、谩骂和殴打。甚至,在回馈的时候会变本加厉,骂的更凶、打的更狠,从而使事态变得更加的恶劣和不可控。仔细回忆一下这些经历,有几次是你事后不后悔的?在家里,夫妻之间不忍让则势必会相互伤害;在工作中,同事之间不忍让则人际关系必定很紧张,大家对你的印象就会是容易被激怒和发脾气的人;在社会上,陌生人之间不忍让可能会出现众骂街甚至大打出手。何为忍?如何忍?这是我们这一季需要探讨的主题。

在经典的古文书籍《忍经》中,作者吴亮对忍进行了定义:忍乃胸中博闳之器局,为仁者事也,惟宽恕二字能行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忍是指心中博大宽宏的气量、度量,是仁义之士所做的事情,只有做到了宽恕二字才能称之为忍。因此,我们学习戒嗔,就要学会开阔自己的胸怀,对遇到的事情能够做到宽恕,而不是憋在心里等待爆发。

前面我们讲过,生气是在基因和狭隘的思想体系下形成的,一旦别人的行为(别人说的话或者别人所做的事等)不符合我们心中的设想,不符合我们的期望,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就会触发我们的负面情绪。要想克服自己动怒就要学会包容(接受和共存)别人的不同想法,包容别人的一些在我们看来可能错误的行为。有时候我们认为别人错误并不代表别人一定是错误的,有可能只是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从而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如果碰上了双方互不认同的情况,我们就会去争辩,甚至动气,动怒,最后开始谩骂和动粗。但是,只要我们意识到争辩代表狭隘,代表我们希望别人按照我们的想法做事,按照我们的想法说话,我们就会停止争辩,从而避免无所谓的生气和动怒。这种例子,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例如夫妻之间,一方总是要求另一方如何如何办事,对方觉得不对而应该用其他的办法,两人谁也不服谁,最后大吵大闹,谩骂,动粗,离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是当事人,我们首先应该明白靠争辩是不可能让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的,即使别人嘴上服软,心里是很难服软的。至于嘴上的服软可能是迫于某种压力(权力、暴力等)。所以,当争辩发生时,应该告诉自己立马停止。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那么需要找到其他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例如搁置争议,寻找更好的提议等等。

《易经》云:君子以惩忿窒欲。意思就是说君子要克制、控制自己的愤怒和欲望。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愤怒情况下做出的决定无一例外地会导致自己后悔,而且很多时候,愤怒情况下做的事情事后需要花费百倍、千倍的精力去弥补,有的甚至无法弥补。例如,你对自己的亲人破口大骂,什么脏话都骂得出口,则对他们的伤害将是永远也无法抹去的。因此,小事不忍必定会导致更多的祸害,害人害己。

《论语》里颜回说:犯而不校。意思是别人冒犯了你,而你不去计较。日常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秉性脾气都不相同,难免发生矛盾摩擦。当我们遇到利益被侵犯或者尊严被人冒犯的情况下,要心平气和地协商处理,尽量化干戈为玉帛。我们忍让,并不是要忍受别人的欺负不吭声,而是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不动怒、不发脾气、不暴跳如雷、甚至不恶语恶行回怼,用平静的心情想对策,用合理的妥善的办法应对别人的不公平对待。一旦用恶语恶行回怼,即使有理也会变得无理,最后反而招来更多的非议和伤害。《尚书》中周公告诫周成王:小人怨汝詈(li)汝,则皇自敬德。不啻(chi)不敢含怒,宽绰厥心。意思是如果有小人怨恨你,骂你,不要和他们计较。不仅不要发怒,还要放宽自己的心胸。只要我们学会放宽自己的心,不和骂你的、怨你的人一般见识,听到当做没听到,见到当做没见到,不起心动念,不跟着情绪走,不让怒火燃起,就一定可以平心静气地做任何决断、任何事情。只要我们放宽了心,每天都会活在更加自在和愉悦的心情当中。

周成王告诫君陈说: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意思就是说,必须学会忍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必须胸怀宽广才能有好的德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本来想要做某事,结果因为对方说了几句讽刺挖苦或者侮辱的话,就开始生气、赌气,最后一气之下不做了。搞笑的是,最后还自我安慰说自己有尊严,宁可不做那件事也不能被别人挖苦。其结果就是事情没有办好,我们的事业久久不能上升,我们的钱久久挣不到,反而带来更多的烦恼。如果当初我们在办事的时候能够忍一下,能够胸怀放宽一些,能够犯而不校,其结果是虽然受了点委屈但却可以收获更多。举个例子,有的朋友在公共场合受到领导的批评后勃然大怒,与领导公然对抗,最后丢了工作还给其他的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只能说这样很可惜,就因为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几年的努力全白费了。所以,君子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要想想我们做事的目的是什么,在追求这个目的的过程中,别人的讽刺、辱骂、挖苦都是绊脚石,如何绕开这些绊脚石,避免我们被这些绊脚石弄得迷失了目标,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的。《左传》里有句名言: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意思就是不愿忍受一次羞辱,难道愿意让自己惭愧一辈子吗?没有忍住一时的指责和批评而丧失宝贵的工作和晋升机会,就属于这种遗憾。另外,有时候要辩证地看待被领导批评这件事。古代官场上,有的大领导看到一个有潜力的年轻人,不会立马委以重任,而是故意贬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磨炼年轻人的性子,看看他能不能熬过这一关,熬的过就能成大事,熬不过就是有才无德而终身只是小角色。这里的熬其实就是指忍,遇事不急躁,不意气用事,不冲动用事,不感情用事,泰山崩于前都能先思考三秒。

值得提醒的是,忍指的是我们不生气,不动怒,而不是不作为。我的一位朋友以前在某私企上班,企业里都是老板的亲戚当权,这位朋友很有能力,老板想要这位朋友多干事但是却又怕他上升到好位置,所以不断给他画大饼,说将来公司上市了要他做经理,给他分股。刚开始这位朋友真的以为是这样,但后来发现老板根本没有这个意向,永远只是说说而已,所以他就离开了这家公司去了深圳的大企业里大展身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忍不是不作为并忍受无厘头的压榨,而是要求我们别在有怒气的情况下思考问题、做事情、下决定、甚至说话。

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意思就是说,忍不住一时的气愤而忘记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危,甚至还要牵连到自己的亲人,这不是糊涂吗?又曰:君子无所争。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辩的,也就是说君子不会与任何人发生争辩。这句话还有另一种说法:君子矜而不争。意思就是说君子庄重自守,不和别人相争。孔子告诫子路说:齿刚则折,舌柔则存。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意思就是说各种各样的道行,以忍最为重要。《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这里雄可以理解为强大的一面,雌代表弱势的一面。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明知道什么是强大的,却甘愿处于弱势的地位。这是为了明哲保身起见。关于这句话,还有另一个典故。当年曾国藩和左宗棠争权,为了不引起两人反目成仇,曾国藩在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复出后去拜访了左宗棠,并和左宗棠一起完成了如下的对联: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提示自己不会像以前那么傲慢。这个典故显示了曾国藩为了达到更大的目标而甘愿暂时服软屈人之下的大智慧。做人做事,如果总是很强势,则容易碰壁,要知道硬碰硬容易折,一旦遇到挫折人就容易消沉,所以高明的人做人做事,往往先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对人和事都高看一眼。有时候表面上吃亏了,但其实是人不折,事不废。再者,如果我们总是带着强烈的竞争心做人做事,特别容易争强好胜,针锋相对。而现实生活往往就像炸金花,你这回能赢不代表下回能赢,所以要懂得义为先,而不是欲为先。一旦懂得义胜欲,那么就可以在输赢之间进退自如,成为最后的大赢家。

大直若屈,大智若愚,大辩若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所以,我们应该在戒怒的过程中戒争辩,不去争辩任何事情,生气和动怒自然就会少很多。荀子曰:伤人之言,深于矛戟。伤害他人的言语,比用矛戟刺入身体还要厉害。戒恶语,一方面做到不去恶语伤人,一方面做到不计较别人的恶语,生气自然会少很多。记得俞敏洪以前说过一句话:你说我是猪,那我告诉你我连猪都不如。这句话并不是一句自卑或者懦弱的话,而是懂得避其锋芒,反而可以显示出你的内涵和自信。人有不及,可以情恕。别人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可以从情理上宽恕他。卫玠说:非意相干,可以理谴,终身无喜愠之色。意思是只要他人不是有意冒犯,可以用道理来折服。一生要保持温和,不要喜怒行之于色。一些戒友,喜欢喜怒显在脸上,一说点事就开始激动、悲伤、大骂、愤怒等等,别人不用问就能猜出这人发生了什么事。

接下来讲几个小故事。以前,曾岑在做相国的时候,他家隔壁的小吏们天天喝酒唱歌,很吵。家里的管家想管一管隔壁的这些人,但又不能擅自主张,就领着曾岑去后院听隔壁的吵声,结果曾岑听到吵闹后不仅没有斥责隔壁的小吏,而是在自己的后院喝起酒来,也和小吏们唱歌呼应。大家通常用这个典故表明曾岑见到别人的过失,就替他们掩饰。虽然这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芝麻事,但是成功人士和普通人的区别正体现在对这些小事的态度。细节里出魔鬼,一定要从最细微的细节做起。任何小事都能忍,戒怒能力就能上升好几个层次。另一个故事讲的是刘宽。刘宽是个很仁慈宽厚的人,即便是仓促之间也从不疾言厉色。他的妻子想试探他,趁他刚穿好朝服的时候派侍女端一碗肉汤打翻在刘宽的朝服上。结果刘宽神色一点没变,还悠然地问侍女是否汤烫坏了她手。这则故事很有借鉴意义,很多人平时像正常人一样,很懂得如何克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一旦突发情况来,就马上原形毕露,不是发怒就是破口大骂。真正的戒怒高手和普通戒友的区别恰恰就在这些小事以及突发事情上。从前娄师德做宰相的时候,他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将要上任。娄师德说:我位至宰相,你又做了刺史,我们家受宠幸太多了,这一定会招人的嫉妒,你打算怎样来避免别人的嫉妒呢?他的弟弟答到:从今以后,即使有人朝我脸上吐唾沫,我自己擦掉它就算了。娄师德神行严肃的说:这正是我为你担忧的,人家向你脸上吐唾沫,是恼怒你,你擦掉它,是忤逆了吐唾沫人的心意,只会加重他的怒气。应当不去擦拭,让它自己干掉,这样平静地承受它。这个故事教我们如何应对别人的侮辱。你如果身居高位,对于别人的侮辱给他怼回去,别人就认为你和流氓一个样,没有一点内涵。相反,如果你忍住,不予搭理,甚至吐了唾沫都不予擦拭,那么你的风度和内涵尽显无疑。生活中,有的人和伴侣吵架时,对方骂一句他/她就顶回去一句,导致双方都非常愤怒,从而加重了矛盾。但是如果我们向娄师德学习,有人骂我们就当是唾沫吐在脸上,完全不回骂,而是找合适的时机指出对方的不妥当,这样争吵就会降到最低限度。同样地,有的人在单位被领导批评了,就开始和领导顶,破罐子破摔,结果就是不得不辞职,遇到新的工作又发生同样的事,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以前唐太宗路过潞州的时候,看到一个五世同堂的人家,就问族长如何做到,族长回答:臣无他,唯能忍尔。可见,能忍让是保证一个团队壮大的基本要求。这适用于我们所处的任何单位。

范纯仁曾说:我平生所学,唯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也。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意思就是说他一生所学可以用忠恕二字来形容。又说,即使是最愚笨的人,在责备别人时总是很聪明;即使是聪明的人,在宽恕自己时总是很糊涂。如果常以责备他人的心态来责备我们自己,常以宽恕自己的心态去宽恕他人,那么不用担心不能成为圣人。曾经,太尉王旦推荐寇准任宰相。寇准多次在皇上面前指责王旦的缺点,而王旦却专门称赞寇准的长处。皇上有一天对王旦说:“你虽然称赞他的优点,但他却一直说你的缺点。”王旦回答:“本就应该这样,我任宰相多年,处理政事多有失误。寇准对陛下毫不隐瞒,足见他的忠诚和耿直。这正是我推荐他的理由。”皇上因此更加认可王旦的贤明。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面对别人的指责,我们不应该放在心上,学会宽恕,学会容忍。应付其他人的无理和蛮横,有时候沉默不言是最好的应对方式。例如王旦的同母弟弟,桀骜不驯,一年冬至,他击碎了祠堂里所有的酒壶,家人十分震惊和恐惧,怕王旦大发雷霆。谁知,王旦回到家看到这个场景,竟一句话也没有,看到祠堂满地的酒,直接踩了上去。他的这一沉默且毫不在乎的行为触动了他的弟弟,使得他的弟弟主动和他道歉。生活之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其它人的无理取闹,有时候你越搭理这种人,他们闹的越凶,索性你看到当没看到,听到当没听到,他们反而会内心很恐慌和自责。

从前韩琦当官时很有器量,别人吵架,他在旁边跟没事人一样,绝不掺和。现在生活中,有些人不分是非黑白,总爱去打抱不平,最后变成了自己和别人吵。而且,打抱不平其实很容易吃亏,人多混杂非常容易被误伤,关键是被伤了也只能吃哑巴亏。欧阳修在为官的时候,只要碰到无理的人,总会严厉地惩罚或者斥责,所以很多人都怨恨他;而韩琦就不这样,总是从容不破地用为什么不能做的道理来教育他人,从不严厉地斥责或者惩罚他人。韩琦说:“小人不可求远,三家村中亦有一家,当求处之之理。知其为小人,以小人处之。更不可校,如校之,则自小矣。人有非毁,但当反己是不。是己是,则是在我而罪在彼,乌用计其如何。”小人不一定要在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三户人家中就有一家。应当寻求对付小人的办法。知道他是小人,就用应付小人的方法对待他。千万不可与小人计较,一旦计较,自己就变成了小人。如果有人诋毁你,自己先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错了。如果真错了,人家是对的。如果没有错,那么错在于他,我们又何必去计较呢?身边总是或多或少地会存在小人,如何应对这些人需要动脑筋。不能直来直去,生怼硬怼,把自己也变成和小人一样的德行。有的人对于别人的贬低和谩骂很在乎,总是用更加犀利的贬低和谩骂怼回去,殊不知自己这样和谩骂之人无异。所以,为了体现出我们的度量和戒怒的成色,遇到别人的诋毁和谩骂,我们沉默即可,不用去理会。甚至,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还说谩骂之人的好话,让他们无地自容。有句话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玉为温润的物品,如果用两块玉石相磨,肯定磨不成玉。必须用粗糙的矿石才可以磨的出玉。这就如同君子与难以相处的人相处一样,被事多脾气不好的人所侵犯欺凌,就自己加强修炼,反省自己,耐心忍性,增强预防能力。这样就可以从中悟出与小人相处的方法。换言之,遇到不好相处的人,正是磨炼我们性子的最好时机。他们对我们的恶意或者欺凌正好是我们戒怒的最好实战和考验。试想,如果这么难以相处的人我们都能处的好好的,从来不生气,那其它的人还能引起我们的怒气吗?

吕公著平生从来不和别人计较是非曲直,听到别人诽谤自己也从不辩解。他年少时写过这样的座右铭“不善加己,直为受之”。意思就是说别人有不善的行为施加在你身上,你只管承受下来就好了,不要去争辩,也不要去搭理。文忠公富弼年少时,有人骂他,他就像没有听到一样。有人告诉他:“他在骂你。”富弼说:“恐怕是骂别人吧。”那个人又告诉他:“他指名道姓地骂你。”富弼说:“怎么就知道天下没有同名同姓的人呢?”韩琦曾说,无论是与君子还是小人相处,都应该以诚相待,但是如果知道他是小人,就和他交往浅一点。一般人遇到小人欺骗自己的时候,发现了就一定要予以揭露,韩琦独独不这样做。他的智慧足以明查小人的欺骗行径,所以每次都忍受下来,从不在神色上表露出来。韩琦的行为准则告诉我们,生活中遇到不同的人,我们首先要进行识别和分类,确定是不好打交道且人品很差的人,交往需要浅一些。但是不要在脸上表露出来,不要心里认定某人是小人就一副不屑与之交往的神情。因为一旦不屑,你心中就会气动,会色厉(神情严肃),这样是很容易得罪小人从而遭受报复的。

正献公杜衍曾说:“如今处在高位的人,大多喜欢揭露部下的过失,这确实是不能宽恕的体现”。有的人犯错是有原因的,只要找到这个原因使其改过,以后就会变得更好。一时的气愤可能断送自己的前途甚至生命,连累亲人;争夺针眼那么小的利益,能导致倾家荡产。一般纷争的产生都起源于很小的事情,而造成的祸患很大。细小的流水不阻断,就能汇成江河,纤细的细线不断绝,就可以织成罗网。如果人们能够在纷争产生之初就忍让制止它,就不会有事。人的性情如同火,火刚烧起来时,弄灭它很容易,但一旦烧成大火,就会毁坏山林燎遍草原而不能扑灭,这难道不可怕吗?俗话说,能忍就忍,能戒就戒,不忍不戒,小事就会变成大事。现在的人,被人稍微触犯就一定发怒,被人稍微欺凌就一定争斗,不能忍让。开口就骂,别人也会骂你;动手就打,别人也会打你。相互怨恨,各自都想获胜,求胜心切,最后把事态发展壮大,搞残身体,甚至弄出人命。这种事我小时候就碰到过。那年我读初中,学校食堂要自带饭碗,吃完饭后同学们都会去食堂外面的水龙头洗碗。有时候人多,需要排很久的队。一次,一个平时喜欢欺负别人的校霸直接挤了进去抢另一个学生的水龙头,谁知道那个同学也是个硬骨头,死活不让。两人直接就开始打起来,先是拿碗互砸,后来居然捡起了地上的大石头砸,最后双双打成重伤。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被欺凌的学生稍微忍让一下,事态就不会变成这样,自己也不会受伤。有时候,忍受一点点小的委屈,一点点小的欺凌换回的是更大的利益(平安、健康)。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不认同我的观点,认为既然校霸都欺凌到头上来了,就一定要反击。我以前也这么想,但是现在不这样了。第一,校霸也好,流氓也好,小人也好,无处不在。如果我们对于每一个人的欺凌都要反击,那么我们就会迷失在这些报仇之中,而忘了自己本来的目标(例如读书,挣钱,创业等等)。第二,被校霸欺凌其实无非就是些小事,大不了就是被抢水龙头,被勒索几块钱,这些都是小利益,而一旦反击,可能付出的是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实在是得不偿失。毕竟校霸天天有,很难杜绝,认怂就是为了保身。而且被人欺负代表你还弱小,等你以后出人头地强大了,看谁还能欺负你。举个例子,拳王泰森婴儿的时候,谁都能欺负他,但是等他长大后,你看谁能欺负他。所以有时候被人欺负也是件好事,代表我们还很弱小,我们的方法不是立马去反击,而是忍着然后把自己变强大。这不是窝囊,实际上能忍的人比动不动就开始用暴力反击的人更有力量,更难以被打败。再者,容易发怒,容易暴力倾向的人其实是弱者。这种人内心很脆弱,所以需要通过武力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脆弱,希望别人能屈服他。至于校霸,国家自然有扫黑除恶、有法律来解决。

人心有所愤者,必有所争;有所争者,必有所损。愤而斗争损其身,愤而争讼损其财。我们平时应该修身养性,做到克制嗜欲,没有严厉的言语,没有愤怒的脸色,没有慌张的脚步,没有疲倦的神情,没有笑语(开玩笑的话)、恶语、粗语。远离歌舞、游宴、赌博,对于电竞游戏、下棋等娱乐活动的输赢要看的很淡。韩琦常言,天下事无有尽如意,须是要忍,不然,不可一日处矣。也就是说,天下没有尽如人意的事情,必须要忍,不然一天也待不下去。王曾曾经说过,吃的三斗醋,方的做宰相。这里醋的意思就是各种各样的不顺心的事。在盛怒的时候不要随口说话,将愤怒的话说出去后,就像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程子曰: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程颐说过,一个人能不能克制愤怒和欲望,就可以判断他有没有道德修养。白居易说:恶言不出口,愤言不反于出。意思是说我们不能说恶语,同时当有人向我们说恶语时,我们也不能对其说愤怒的话。张无垢说:痛快的事谁不喜欢做呢?但是事情过后自己往往后悔。因此,我们应该常常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他人造成不愉快?君子之所以再三容忍,不敢恣意妄为,就是为了自己和他人两方面都有所得。有的人说话直来直去,还到处自豪地标榜自己为人爽快坦诚。殊不知,你说话直来直去自己倒是爽了,想过别人的感受吗?直来直去只会得罪人,到时候给自己平添的就是烦恼。有人问张无垢,仓促之中和处在危难之时,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这是才能呢,还是胆识呢?张无垢回答:这恐怕不是才能和胆识所能做到的。一定是他气量过人,一向就有镇定从容的素质。不然的话,恐怕自己心中先乱了,怎么还能处理事情呢?古代的人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气量和襟怀,就是这个原因。苏轼曾经说刘邦之所以胜利,项羽之所以失败,其原因就在于能忍和不能忍。项羽不能忍耐,所以百战百胜之后而轻举妄动;刘邦能忍耐,养精蓄锐、磨砺锋芒以等待项羽的弊端出现。朱仁轨曾经教导子弟,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意思就是说,终身给人让路也不过多走几百步,终身给人让田地的边界也不过一小段。欲成大节,不免小忍。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慎。屈己者能处众。忍之一字,众妙之门,若能勤奋之余更行一忍,何事办不成?《忍经》云:当官不能自忍,必败。当官处事,不与人争利,常得利多;退一步者,常进百步。取之廉者,得之常过其初;约于今者,必有重报于后。不可不思也。唯不能少自忍者,必败,实未知利害之分,贤愚之别也。意思就是说那些懂得退让的人、懂得隐忍的人,往往收获更多,那些不懂得隐忍的人,往往得到的是蝇头小利,或者失败。

当官者先以暴怒为戒。事情不能办时,应当慎重周详地处理,没有处理不好的。如果首先就发怒,只能害了自己。处理任何事情,就怕一个“待”字。“待”,就是指周详地对待。如果周详慎重地对待,那么一定会想出解决的办法。有人问荥阳公:被小人辱骂,应当如何对待?荥阳公回答:上策是听到等于没听到,完全不搭理。下策是:想想自己是什么人,他是什么人,如果回应他,那自己不就变成和他一样的人了吗?用这个办法就可以克制自己,不和别人对骂。唐充之认为:如果不能忍辱含垢,就不能成为完善的人。

能够长久和睦相处的家庭,其根本做法就是忍让。但是知道要忍让却不知道怎样忍让,依然会有问题。同样是忍让,有人却要记在心里,别人触犯我,我就把愤怒藏起来而不说。殊不知,这样的忍让只不过能坚持一次两次而已。如果积累的愤怒很多,那么一旦爆发起来,就像洪水冲决堤坝一样,不可阻挡了。说白了,这种忍本质上并不算忍,真正的忍是释怀,是不介意,是有当做无,完全不起心动念,任由他千奇百怪,我自岿然不动。把怒气暂时按住,然后积累在心里只能称之为强忍,这种忍是经不起考验的。我们要学会将气愤消解,不将其留在心中。

自古以来,人类就是贤人和普通人混杂在一起。大都数时候,父亲和儿子不会都很贤明,兄弟们不会都成才,有的丈夫无所事事、放荡不羁,有的妻子凶悍、粗暴,很少有一家人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即使是圣贤之人,对这些也无可奈何。这就如同身上长了疥疮一样,虽然十分可恶,但总不能刮掉,只有放宽心思去对待。人生在世,从幼年到少年,从壮年到老年,称心如意的事很少,不如意的事很多。即使是大富大贵之人,天下人羡慕他们有如神仙,而他们也各有各的不如意的地方,和贫贱之人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所忧虑的事不同罢了。如果明白了这层道理,心胸慢慢地会宽广起来。

亲戚朋友之间的矛盾,很多都是源于极小的事,而最终导致难以解决的矛盾。如果有人能忍耐一下,采取合适的方式处理矛盾,就能保持相互往来,如同当初一样友好。对那些阅历不如你的人,思想深度不如你的人,宽厚一些,以后办事情就会习惯成自然,以至于对那些不讲道理的人,也能像平常一样与其相处。不能容忍,也同样会习惯成自然,以至于对那些根本不值一提的极小怨恨也会争吵争辩,一直到能够取胜才肯罢休,却不知这样失去更多。我戒怒以前经常对旁人的某些言语和行为不能忍让,最后每次都是一点芝麻大的小事演变成暴怒,破坏力极大,损失极大。现在想想真是愚笨至极。如果当初不计较,不指责,不贬低和谩骂,不反击,那什么事情也不会有。顶多自己当时郁闷一会,但过后会由衷地欣慰自己的戒怒水平得到了提高。《萧朝散家法》曰:常持忍字免灾殃。犯之不校,触之不怒,伤之不仇,过事甚喜。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被别人冒犯了而不计较,被人触犯了而不发怒,被人伤害了而不记仇,那么当事情过后,我们一定会有非常喜悦的心情,因为我们战胜了自己,德行得到了升华。孔渂说,极端的愤怒就像烈火,烧掉了和气又白白地伤害了自己。不如他人无理来犯时不与其争斗,事情过去之后心情自然就会平静下来。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稳定,夫妻和谐了,男人才有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才能以最好的心态面对事业上的种种苦难。不要在外面一有气就往家里撒,要学会消解自己的负面情绪。陆游曾说:殴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意思就是说打一架虽然很解气,但是稍微忍让一下就会增加自己的理智。又说:小忍便无事,力行方有功。意思就是说忍一下什么事都没有,身体力行才能有长进。省心子说: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意思就是说诚实办事就不会后悔,懂得宽恕就不会有怨恨,和气办事就不会结仇,会忍让就不会受辱。佛曰:我的无诤三昧,最为人中第一。六度万行,忍为第一。意思就是说我得到了“不争”的真髓,这是第一要掌握的。各种超度的方式中,忍让是最重要的。《涅槃经》有一则故事,有个人夸赞佛有大福德。听到的人很愤怒,说佛生下七日后就丧母,这叫大福德吗。赞佛的人说:年龄与思想鼎盛的时候没有急躁,挨人暴打的时候没有发怒,人家骂也不回,这难道不是大福德吗?人之所以富贵昌盛,很多都是从忍辱中得来的。忍则百恶自灭,省则祸不及身。凡事得忍且忍,饶人不是愚笨,愚笨之人不会饶人。刀疮易受,恶语难消。杜甫曾经也说过,事情忍让一下就过去了。可见忍让完全可以作为行事的准则,并不是空谈。有一首诗叫《莫应对》:“人来骂我逞无明,我若还他便斗争。听似不闻休应对,一支莲在火中生。”意思就是别人骂我愚笨,我若回骂必然引起争吵。听到了就当做没听到,完全不回应,那么你就会像淤泥中的莲花一样绽放。只要我们能够对别人的谩骂完全不在意,完全不起心动念,我们的道行就会上涨,终有一天,我们都将像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2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604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95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2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1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3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00评论 3 39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09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4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0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7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8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