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老师解读:什么是孝?你有尽孝的资格吗?
孟懿子请教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孔子说完孟懿子便没有再追问下去了。
樊迟给孔子驾车时,孔子就对樊迟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无违就行了。樊迟说:“什么意思呢?老师?”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对待父母要讲礼节、礼数。这当然不只是嘴上说好话,行动上也要关爱父母。父母死了,葬父母的时候,也要讲礼数,不要父母死了,就不当回事了。每年还应该祭奠死去的父母。这三件事,都做到了,就叫孝。
为什么有的人家里有族谱?其实是人家的经济能力强,所以有族谱,注重这些礼数。有的人吃饭、穿衣、住房子、结婚都成问题,属于“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再谈孝,就有点高远了。
孔子这里的孝,不仅仅是嘴上讲的,而是要行动的,要付出实际代价的。想想管仲的两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再结合孔子讲的这个孝,真是心生感叹。多努力一点,才能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