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写过这样一段话:“打开自己曾经对自己的‘设置’,不限制自己、不为难自己,遵从自己的本性,在保持正向心境的前提下,积极、勇敢的体验生活。一句话:打开自己曾经关闭的‘开关’。”
当时的心情就是想打开自己,接纳新事物、尝试自己曾经想做却又放弃的事情、体验不曾体验过的生活、好好把握当下。
我最明显的一个“行动”是重新走进“人群”中,参加活动,由过去的“不得不去”转变为有兴趣参加。而这种“行动”不仅是增加资讯,更主要的是产生了信息的链接,让我有一种兴奋感。
虽然有所行动,但没有太大的突破,很快,当时的那种“心气”又恢复了常态。“常态”是最舒适、最熟悉的状态,不用太费力气、不用面对挑战,所以,这种“涛声依旧”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新意。可谓“知易行难!”
上周,参加一个现场活动,又触动了我的那种“心气”:“嘉宾”是一位当代有名的女作家。她风趣儿的走上台,用诙谐的语言与主持人交流,幽默的自嘲......,我突然觉得她好可爱啊!就在这一瞬间,拉近了我与她的心理距离。后来,听到她说:“因为不那么自以为是,获得了很多新鲜的验证。”我又感觉“她是那么让我喜欢”。在她身上没有看到“当代著名作家”这个角色,也没有看到她的其他的“头衔”的角色,她的谈吐专注于“当下”这一时刻的主题。
在她的启发下,又“激活”了我自己曾经说过的“打开自己曾经对自己的‘设置’”这句话。突然意识到,这些年来,我专注于“哲学类”书籍的阅读,总是从现代文学类书籍旁一闪而过,因为我似乎关闭了对现代文学类书籍的阅读。可是,我自己又在试着耕耘现代书籍的写作。
我不禁“哈哈”笑话自己,又不禁问自己“为什么要限制自己?”“为什么要给自设置要成为什么、要做什么?”
当没有角色限制时,才能自在的做事,顺其自然的生活,多么好。
这次,又是一次思维巧妙碰撞,又打开了一个我自己曾经“关闭”的“ 开关”。
想起茗茗老师跟我说的那句话:“人生是旷野,你看不到,是因为你只在一条轨道上。”
哇……
好吧,我要一个一个的打开曾经对自己的“设置”,在人生旷野中“奔跑”。
感谢您的阅读,祝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