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平凡点滴
平凡与伟大原本就是两个相对的形容词,而在国家危急时刻,总是有许多平凡的人身上涌现出伟大的力量,这是爱的力量,这是民族的凝聚力。在危急时刻,这些平凡的人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已经不仅是责任担当所能概括的,而感动我们的,鼓舞我们的是那份单纯的爱,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白色战线上的摆渡人。
自2019年12月底,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到如今,已经确认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可传播肺炎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由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性,武汉市先后切断了往来武汉的公共交通,关闭了机场、火车站的离汉通道,停运了全市的公交、地铁、轮渡以及长途客运交通,又停运了网约出租车,规定巡游出租车实行单双号限行。医疗、交通运输、医用物资销售机构等行业都在紧张战斗的时候,还涌现出了许多与医疗行业不沾边的行业人,那就是出租车司机,我愿意亲切的称他们为“白色战线上的摆渡人”。
他们或许没有专业的医疗知识,他们或许没有实力捐赠大量的物资金钱,他们却默默的、平凡的担当着“摆渡人”的角色,在公交、地铁、轮渡以及长途汽车、网约出租车全部停运的情况下,担负起接送医务人员的责任,为白色战线担负起了后勤保障的重要作用。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关键时期,许多医务工作人员都吃住在医院,轻伤不下火线,疫情如战争,他们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当中。而其中也有许多医护人员需要回家照顾孩子,照料老人的饮食起居。更有一位家住汉口,不会骑自行车的护士,每天需要清晨五点起床,步行将近3个小时到达医院上班。
公共交通受到限制,医务人员连上班都成了问题,在如此非常时期,医护人员的需要就是生命的需要,保障医护人员顺利工作,就是抢修生命栈道。在这非常时期的非常时刻,6000辆出租车临危受命,担负起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的神圣使命,成为“白色战线上的摆渡人”。
这支“摆渡人”的队伍,是多名民间志愿者自发成立的,而且在武汉公共交通关闭当天,同时成立了多支这样的志愿“摆渡人”队伍。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许多“摆渡人”的家属是不同意司机们这么做的,可是为了生养自己的土地,为了能在民族为难的关头贡献一点绵薄力量,许多司机都是瞒着家属加入到了“摆渡人”的队伍当中,为医疗前线运送医务人员,运送物资。
我们不知道这些“摆渡人”的姓名,也不知道他们的年龄和家庭状况,当我们在关心医务工作者的时候,当我们在关心每天的疫情报告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遗忘掉这些不知名的“摆渡人”。这些出租车司机,牺牲了自己的个人时间,牺牲了自己工作赚钱的机会,冒着可能会被传染的危险,零距离接触与死神殊死搏斗的医务工作者,难道他们不怕被传染吗?谁家没有妻儿,哪个没有爹娘啊?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临危受命,默默的担负起“摆渡人”的使命。
每天工作22个小时,义务接送十几趟,每天要接上几百个电话。在危难时期,疫情就是命令,保障医疗前线正常展开工作是他们的光荣使命,在这些需要来临的时候,早忘却了人体的负荷,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休息。在这些可爱的“摆渡人”当中,有的人出现了高烧,有的人染上了病毒,已经被隔离,有的人出了车祸,也有的人迫于家人的劝阻压力而被迫退出了服务。然而这支支援车队却日渐壮大,车辆数量日渐增多。如果说前线的医务人员是与病魔殊死搏斗的白衣战士,而白色战线上的摆渡人就是战场上的后勤支援队,为保障前线战争顺利进行而忘我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这群摆渡人中,有一位年仅22岁的武汉大学生,她的名字叫常安,除夕那天,正在吃午饭的她刷着朋友圈,当她得知在武汉奋战的医护人员出行困难,民间正在组织车队负责接送,她也想加入其中。可是在与家人争辩了两个来回后,最终还是失败了。在亲情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父母坚定地选择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父母的忧虑是很现实的,这不是自私,这是人间的疼爱,这是亲情的直白体现。
汇合
经过反复沟通交流,常安还是吃了父母的闭门羹,但是常安还是偷偷的进了支援医务人员的“摆渡人”微信群,这时,群里已经有了400多人,其中包括志愿者司机和医务人员,而且不断有人在群里发布求助消息。
一位母亲在志愿者群看到需要接人,替自己读大三的儿子报了名。她希望儿子有责任感,接触更多人,认识社会。
但恐慌也不是那么容易缓解,因为家里两位老人的反对,一位男生除夕夜加入志愿者车队之后,年初一又退出了。他家离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很近,父母年过60,同事的家人出现感染,二老非常担心。他不得已放弃,选择做车辆调度服务。
早上送完护士,常安急忙回家。不到九点,父母还在睡,她没有露馅。常安说,因为年轻,总有一腔热血在,开车出去的时候既兴奋又害怕。在这种特殊的时候,她终于帮到别人。但也有点不好意思,护士一下车,她就会猛喷消毒水,“虽然我一腔热血,但还是怕。”
1月23号之前,他们零星地对接省外物流在武汉市内运送物资的工作。大年三十之后,武汉要建火神山医院,很多司机已经返乡。人手不够,活动板房、集装箱房这些东西没人配送。在向公安局,交通局等部门报备之后,他们向在汉司机发出了倡议。
目前他们有两个群,一个是运送大型物资的货车群,已经有213人。另一个是运送小件物资的私家车群,人数也超过200。但无论是司机数量还是货车数量都远远不够。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要在6天之内完成,6天中会有2000个集装箱从全国各地运来,还有活动板房、建设材料,医疗物资等,货车至少还需要两百多台。
司机们每天要接上百个电话。有一晚,凌晨一点钟,一个司机在高速路口对接货物。第二天早晨七点多又被派去工作。许多司机师傅半夜两三点睡已经习以为常。他们所在的微信群,消息日日过千,医务人员求助不断。求车消息从早上六点开始,一条条弹出,一直持续到凌晨一两点。有下夜班回家的,有急忙上班的,有一个礼拜见不到儿子想去看看的。
司机们一天跑六、七趟是常态,很多人要接送十几趟。他们中也有人瞒着父母、妻子,和家人分开住。他们要抵抗疲惫,还要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有人只买到超市最便宜的口罩,出门要戴三层。
司机们也会接到非医护人员的求助。有人混在群里,司机到了接人地点才发现没有工作证。有人会直接说明情况,自己不是医护人员,但家人生病需要车,摆渡人常常接到这样的求助,但也很无奈,只能拒绝。“我们也想帮他们,但之前就定了规矩,不接病患。不管多么可怜,我们都不能接。”群里不间断发出提示信息,强调只接送医护人员,请医护人员主动向司机提供证件信息,也请司机务必核验乘车人的证件。有专职人员每隔几小时会发消息提醒司机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
1月25日下午,指挥部下发的9号通告又打乱了志愿者群正常的工作节奏。通告指出,2020年1月26日0时后,除经许可的保供运输车、免费交通车、公务用车外,中心城区区域实行机动车禁行管理。1月25日晚间,又补充解释,市公安交管部门将对禁止通行的车辆提前24小时通告司机,对未通告的车辆一律实行通行。若遇紧急情况,可先通行,再到交管部门补办手续。若违反通告,将从严从重处罚,记12分。
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到底出去还是不出去?医护工作者也不知道私家车也被禁行之后,谁来安排他们出行。所有人都是搞不清的状态,不停地查找、搜索。1月26日一早,司机微信群里询问不止:出去的遇到检查了吗?扣分了么?证明怎么开?三环可以上么?可以跨区接送么?
人们摸不清政策的走向,有的人干脆不管不顾,“扣分就扣分,人还是要送。人命更重要。”有人开始观望,停了一天。
无序和不确定让司机们更加忧虑。他们不知道行驶途中若被监控拍下来,事情结束以后,自己的驾照会不会直接被吊销。开车上路的司机发现好像情况可以,碰到交警排查,说明情况,拿出群聊记录,也就放行了,没有说要办理证件。有人遇到交警,当即被拦,虽然当时放行了,但仍让他找医护人员或社区开证明。也有司机说,在关卡遇到交警,不仅没拦他,还给他敬礼了。
接力
最近几天,不断有志愿者司机出现异常问题,一位司机第一天回家之后就发烧到38.5度。家里有小孩,他的妻子一直哭。直到烧退下来,经检查确认不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家里人这才放心。
真是严霜单打独根苗,1月26日下午6点10分,一位司机在运送口罩和酒精的路上出了车祸。保险杠全部跌落,车头右侧破损严重。好在人没事。这位司机说,忙的时候他每分钟要处理1000多条信息,有一天连续工作了22个小时,开车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有些事还没做,容易走神。
车祸第一时间,他给车队的另外一个司机打了电话,找人来把物资接走了。这就是爱的接力,是爱的力量让人肩负使命感,有责任,有担当。正是这种责任,把这些平凡人凝聚起来,成为抗击“冠状病毒”白色战线的后勤部。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不等,有的岁数已经很大,也是不停地接单,整天穿梭于各大医院间接送医务人员,运送药物,医疗器械。几乎没有人能在“饭点”吃上热腾腾的正餐。这些“摆渡人”中有许多年龄较大的,他们吃不上正餐,体力跟不上,而且每天超负荷工作,这对人的正常体能也是一种伤害。群里的管理员建议,要找平均年龄不大的,有经验的人冲在前面,人命关天,不能儿戏。还有的人建议这些零散的没有组织的“摆渡人”在找到正规的公益组织之前,必须停下来,然而,疫情紧急,众多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需要来回转运,停下来,已经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了。
等事情过去了,我们再重新过年
一个姑娘在微信群里求助,母亲已经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去世了。父亲也已经确诊,正在医院实行隔离。20瓶白蛋白急需冷藏,有人愿意捐助冰箱,但送不了。象哥拨通了姑娘的电话。姑娘住光谷,冰箱在硚口,父亲在武汉第九医院。这三个地方来回要走三个多小时。
象哥人在汉口,本打算直接到硚口取冰箱后送到医院。姑娘很想见到爸爸,渴望象哥可以到光谷接上她,象哥一口应允。到了姑娘家楼下,姑娘的哥哥来了,他不放心姑娘,决定自己跟着象哥去医院。
象哥拉着姑娘的哥哥到了医院,下车前,他给象哥留了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八宝粥、小面包、口罩和信封。象哥知道信封里面是钱。姑娘的哥哥将冰箱送上医院病房楼,来到象哥的车门前一个劲儿的喷洒消毒液。
象哥送他到家以后,只留了一个N95的口罩,让他把其他的拿回去。姑娘的哥哥一直在车边徘徊,激动地说:“您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该怎么谢您?”象哥答道:“谢字就不必说了,如果可以,就尽可能的帮助更多的人吧。”这句话是很普通的,或许我们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电影中经常听到,听得多了,也就不以为然了,但是当您身临其境,在非常时期,身处非常地点,那种情境下,是非常不一样的。
后来,小姑娘通过微信把自己和父亲的聊天记录发给象哥,感谢象哥救了父亲一命,象哥主动录了一段视频发过去,给姑娘和她父亲拜年,并深情的说:“等疫情过去了,我们再重新过年!”
他们是平凡的市井百姓,却在不平凡的时期,做了不平凡的事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或许他们没有能力救死扶伤,或许他们没有丰厚的医疗物资支援抗疫前线。而他们却用自己平凡的行为做了不平凡的事情,他们是白色战线的摆渡人。
原野于2020年1月30日 夜
作者简介:
原野,原名:王鹏。1987年生人,祖籍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发表散文:《落墨嗅香》、《叶落归根》、《暮冬的等候》等,整理文学评论集《漫谈<水浒>》,并发表中篇报告文学《长风破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