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孟主任
今天上午,我在书房看书,手机铃声响起——是孟主任打来的电话。
“女儿,我在你的老家,准备去长寿湖看菊花展,你在家没有?”,没等我说”主任好”,浑厚的男中音立即从电话另一端传来。
“我没在老家呢。今天天气好,主任可以去湖边看看,风景很美。”
“到了你的家乡,我就想到了你。”孟主任和以往一样,到了某个地方,总会拿起手中的电话,为这个地方的朋友问一声好。
这是孟祥贵主任一直以来的习惯,也是他血液里面流淌的情谊。虽然他目前已是江北某个医院的院长,我还是习惯称他主任,院长是有距离的,严肃的,主任是七年以来的朗朗上口,是没有陌生感的亲切,是形同一家人的亲情。所以,我喜欢孟主任称我为女儿,在中心,他就是全科下一辈的“孟爸爸”,而我们,都是他血脉上的孩子。
在医院工作多年后,也认识了一些医生朋友,但能像孟主任这样对病人、对下属友善的医生,不多见。记得2011年,北碚一个单位职工因在体检过程中,有些不愉快,她大中午赶到中心,非要见主任,要找主任倾诉。那时正值中午,主任已经下班在家午休,值班人员赶紧打电话给主任,主任二话没说,匆匆赶到办公室。那单位的女职工50多岁,见主任办公室的门已打开,气匆匆地走进去,把体检报告往主任的桌上一甩,准备发脾气。这时,主任站起来,俯下身子,对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并微微抬头,笑着对他说,别生气,坐下来慢慢说。
女职工看到快满60岁的孟主任对她鞠躬,倏忽吃了一惊,她立即把要说的话收了回去,满脸堆笑地说,没事,孟主任,我的性子比较急,没事了。
出了主任办公室,女职工自言自语地说,要是像孟主任这样解决问题,医患之间的矛盾会少很多。
在孟主任心中,向体检客户鞠躬,并不是降低身份和尊严,而是能平息客户心中的怒火。如果以强硬的态度火上浇油,往往会让自己和客户双方都会受到伤害,并牵涉很大部分精力。
情商高于智商,是孟主任经常大会小会给我们灌输的思想。是的,只要来体检的单位,孟主任办公室的门永远是敞开的,有体检报告需要咨询的,他立即为客人答疑。有需要看耳鼻喉科的,他会走到诊室,为病人提供方便。有人说,孟主任太随和了,完全没有大医院医生的架子。在孟主任的眼里,只要自己有时间,能为客户和病人解决问题的,他都会想法设法地提供帮助。
很多单位的职工拿到体检报告后,向我们提出看不明白,需要专家解读体检报告。孟主任就说,我们上门去解读吧,顺便为大家义务讲一堂健康课也好,体检只是健康管理的一方面,后续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需要潜移默化的培养,让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是的,不论天气多么酷热还是刮风下雨,无论山高路远,武隆、秀山、綦江、遵义、黔江等很多地方,都有孟主任传播健康的足迹。有一次孟主任到了黔江,讲完课后本可以在当地游山玩水再回重庆,他谢绝了当地的安排,马不停蹄地赶回医院,由他带队到遵义的外检队员正在等着他——
孟主任的才华不光是耳鼻喉科和健康管理的专家,还是优秀的朗诵家。2010年春节,中心的团拜会在宴宾楼举行,由我和易华平主任写的诗歌《光荣·跨越》,经过孟主任和护士杨晓红的二度创作,为诗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这里,是一副波澜壮阔的医学画卷;是健康管理勇立潮头的典范;这里,是汇聚爱心,点燃梦想的生命舞台;是上下求索,诠释希波拉底誓言的精神家园——孟主任在台上饱含深情,仿佛看到了自己和团队在2009年创业之处挥汗如雨的场景,他带领学科从“医检不分”到“一站式”服务拥有标准化体检流程的现代化体检中心转变,从10多个团队到带领100多个团队共同发展——那一刻,孟主任饱含泪花,在悠扬的乐曲中,富有磁性的声音穿越夜空,穿越山谷,抵达一望无际的心海——那是他的铮铮誓言,是他发自心底对医学对同事对健康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到了2012年9月,孟主任到了退休的年龄,黔江的朋友再三邀请他赴民族医院任职,在他左右为难之际,主任找到了我,想听听我的意见。
“新桥是你的根,主任还是留在新桥吧,这里有那么多下属和朋友,离刘老师也近(刘老师是孟主任家属),还有那么多体检单位需要你。”我坐在孟主任的对面,心中有万般不舍。
“好吧,我就继续在科室呆着,你和体检单位需要我,尽快开口,我为你们服务。”孟主任保持一直以来的谦逊作派。从那时起,孟主任担任外检队队长,和队员一起把技术、把服务、把体检车开到了很多地方,成为当地一道流动的风景。记忆最深刻的是去秀山公安局的外检,出发之前,暴雨像猛兽从天而降。孟主任在召集大家进行出发前的安全会议上要求几个车辆的驾驶员,必须在武隆、彭水、黔江三个休息区停车休息,不能赶路,不能开快车。我也开了个小车去秀山,孟主任和心电图的周正友老师坐在我车上,前方的雨越下越大,密集地打在我车窗的玻璃上。孟主任再三叮嘱,慢一点,慢一点,就像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心与叮呤。
后来,孟主任带着我去了涪陵、绥阳、黔江等地,体检单位见到了孟主任,就感受到了一个三甲医院的份量,也从内心深处获得了踏实与心安。
如今,虽然我和孟主任不在一起共事,但对他的尊重和牵挂,未曾在我心中抹去,就如今天上午孟主任给我打来的电话,让我一直以来提笔写写孟主任的想法,获取了一份灵感,由此也有了这样一篇关于孟主任的随笔。
“你还好吗?”孟主任很关心我。
“我很好,主任呢?”
“我也很好。”电话那头,一个专家学者的温度传到了我的身边,恰逢今日的暖阳,从四面八方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