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晚,或者说话不清楚,我们可能分析很多因素,但是有一个原因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孩子喂养太精细了,孩子吃得太软太细,三四岁了还用奶瓶喝水,使得孩子的唇肌、舌肌以及口腔肌肉都得不到锻炼,而孩子在学习吐字发音的时候,需要唇、舌、下颚,口腔肌肉的互相协调。如果缺少这一方面的锻炼,可能就会出现说话晚,说话不清楚的现象。
所以,从宝宝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起,要根据宝宝咀嚼能力的发展,有规律地、有计划地提供让宝宝练习咀嚼能力的机会,适时地供给一些有硬度的食物,锻炼孩子的口腔感知觉、口肌协调运动能力。
宝宝咀嚼能力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我们要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提供适当的食物,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面部肌肉的协调能力。
整吞整咽期:4~6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还没有出牙,刚添加泥糊状食品时,因为孩子舌头的推挤反射还没有消失,几乎每个婴儿都会或多或少将食物顶出来,有的孩子吞咽时还表现出干呕。即使是吃进的食物,孩子也不能将其从舌面运动到舌后,然后吞咽下去。这时会整吞整咽,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吞咽动作不协调。
给宝宝的食物:宝宝的辅食应以泥糊状食物为主,锻炼宝宝吞咽、舌头前后移动的能力。
舌碾期:7~9个月
孩子的牙齿刚开始萌出,一般用舌头碾烂食物,可以用磨牙食品来训练咀嚼能力。
给宝宝的食物:可以为宝宝添加一些比较软的食物,锻炼他的舌头上下活动,能用舌头和上颚碾碎食物的能力。
咀嚼期:10个月以后
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经历门牙切碎、牙床咀嚼以及使用磨牙研碎逐渐向成人的饮食过渡,因此在这个时期,食品的形状也要由糊状的食品进一步转换到半固体的食物进而到固体的食物。
给宝宝的食物:
10~12个月:为宝宝选择一些能用牙床磨碎的食物。让他练习舌头左右活动,能用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这时,不同硬度、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食物可以训练宝宝的舌头、牙齿以及口腔之间的配合,为开口说话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