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子禽问于子贡:“夫子至于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先生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听到这个国家政治的许多事情。他是打听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道:先生的为人温和、善良、谦恭、俭朴、礼让,所以人家都愿意主动地告诉他。先生这种求问的方式,和别人求问的方式,能一样吗?
在《论语》里,它说的是夫子的风度,而流传演变到今天,我觉得它们几乎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理想状态下想要塑造的国民基本气质。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老父亲在世的时候,就看他的志向如何。老父亲不在世了,就看他的实际行为如何。能够三年不改变老父亲治国理家的方针政策,就可以算是孝子了。
这里的“道”,可不是简单的家庭事务,说的是治理国家之事。
孔子生活的时代,春秋两百多年,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诸侯国的王位怎么来的且不论,光是大夫、家臣这个层面,子弑父、弟杀兄的比比皆是、史不绝书。面对这样一个社会形势,孔子是有感而发。
孔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在处理社会政治文化变革问题上,他属于稳健派。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在礼所发挥的作用中,和睦和谐最为重要。古代圣王之道,这一点最宝贵。不管是处理大的事情,还是要解决小的问题,都要遵照执行这个原则。但是,如果有行不通的地方,为求和而和气,而不是用礼来节制的话,这也是没办法实现的。
第一,礼的运用,根本宗旨在于达成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和睦。
第二,不能为了“和”的目的而丢弃原则和规则,不守底线。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信守的诺言要合乎义,诺言才值得实现;谦恭的态度要合乎礼节,才能远离耻辱。有婚姻关系的人如果很亲近,也可以当做家族自己人。
注意,这里的说的“信”,是合乎大义的信。这不是简单的“言必行,行必果”,孔子觉得那是小人行径。
只有符合道义公德的诺言,才值得去践行和落实,这才是大信。
信要用义来约束,恭要用礼来约束。
在孔子的时代,礼的概念不是一般的礼仪和礼貌,礼的重点是处理等级和差别。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要吃多饱多好,也不追求住得有多舒服。但是做事要勤勉,说话要谨慎,接近有道德修养的贤人,用它来端正自己的言行,这样的人就叫好学。
孔子理想中真正的君子,其实是有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更高追求。
如果一个人满足于眼前吃得饱住得安稳的状态,却没有其它动力继续奋斗,自然不是孔子推崇的君子。